STI再推新車種 《Subaru WRX S4 STI Sport》&《BRZ STI Sport》正式亮相

圖片來源:Subaru
為了迎合大眾化市場、拓展品牌知名度,《Subaru》旗下負責開發性能車種的子公司-Subaru Tecnica International (簡稱STI),日前在2017東京改裝車展舉辦之際,再度發表兩款STI Sport車種,分別是以日規WRX S4為基礎打造的《WRX S4 STI Sport》,以及由小改款BRZ衍生而來的《BRZ STI Sport》,現場另有最早掛上STI Sport頭銜投入量產、再經由STI Performance加以強化的 Levorg STI Sport,新型態STI大軍儼然成形。

圖片來源:Subaru

圖片來源:Tokyo Auto Salon 2017
不同於正規STI車種,目前仍處於概念階段WRX S4 STI Sport及BRZ STI Sport,其共同特色即是追求性能與舒適的平衡點,不再單純只為熱血而生,因此動力部分依然維持標準車型的設定,甚至WRX S4 STI Sport還配置CVT無段變速箱,並沒有比照WRX STI提供6速手排的選項。儘管如此,針對底盤部分兩車均有小幅度強化,如WRX S4 STI Sport前懸吊改用Bilstein出品的DampMatic II倒插式避震器搭配STI短彈簧,BRZ STI Sport則加入下拉桿套件搭配引擎室拉桿。


圖片來源:Subaru
外觀方面,基於定位WRX S4 STI Sport及BRZ STI Sport同樣都具備專屬的空力套件 (含前後下擾流、側裙)、高光澤黑色烤漆處理的水箱護罩/進氣壩/進氣飾孔/車側後視鏡外殼、全車STI徽飾、STI Performance尾段排氣管等,輪圈BRZ STI Sport採消光黑放射狀造型,而WRX S4 STI Sport採亮黑色五輻雙肋式造型,不過規格均為18吋,除此之外WRX S4 STI Sport還多了碳纖維尾翼及打孔通風碟盤。

圖片來源:Subaru
至於內裝區域,如同Levorg STI Sport,原廠也為WRX S4 STI Sport及BRZ STI Sport鋪設波爾多酒紅色皮革,並且涵蓋座椅、方向盤、排檔桿、門板、中央扶手等處,另外方向盤亦經過重新包覆,連同排檔桿也都改用STI專屬部品,營造出揉合高質感的運動氣息。

圖片來源:Subaru
此外,在發表現場有日本媒體向Subaru原廠人員提問,關於未來會不會繼續堅持提供6速手排的WRX STI車款?是否有意願再推出WRX STI Sport?這些問題最後都沒有得到正面的答覆,僅表示過去的STI車種多半只專注在性能的提升,還衍生了 「tS」、 「S207」系列的特殊車種,至於未來會如何發展目前還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WRX仍然會提供STI或S20X車種,以延續長久傳承下來的血脈。

圖片來源:Subaru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必須獨一無二!《Mercedes-Benz Mini g》獨享大量零件 延續G-Class經典外型
-

KYMCO 與LiveWire展開深度策略結盟 迎電動機車新時代 預告米蘭車展國際記者會將宣布重磅消息
-

2025東京改裝車展|台灣之光!競科技展助英國Caterham推出純電概念跑車
-

Tom's Racing即將帶來超兇暴的GR Yaris改裝套件!!
-

1333萬元起|《Porsche 911 Spirit 70》Heritage Design系列新作 專屬車色&高度客製化
-

MUGEN即將亮相終極改裝版Honda Civic Type R |套件量產販售
-

2025 IAA車展|《Porsche 992.2 911 Turbo S》漲114萬 改用油電 紐北快14秒
-

KYMCO與LiveWire攜手推出創新電動車型 展現全新機車陣容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2025東京改裝車展|STI回來啦!《Subaru WRX STI S210》僅CVT變速箱 目標馬力300匹
-

Subaru 小改款 Solterra 有望年內登台,動力續航全面進化!
-

拚不贏中國車|《Subaru》泰國工廠年底暫時關閉 馬來西亞產線改生產中國車
-

讓Subaru再次重返榮耀!方淑霞回鍋《意美汽車》董事總經理
-

《Subaru》註冊e-Outback商標 無論油電或純電 都跟Toyota脫不了關係
-

意美即將預售|大改款《Subaru Forester》油耗恐沒達到貨物稅減半資格|中國賣25萬人民幣
-

2024年12月購車優惠|SUBARU歲末鉅獻96.8萬即刻入主 純電休旅震撼首降達40萬 試乘再抽萬元按摩椅、飛輪車
-

大改款《Subaru BRZ》可能變成電動車 並重返歐洲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