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美中貿易戰衝擊 美規《Volvo XC60》將改由歐洲進口
圖片來源:Volvo
2018年3月起透過針對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關稅,而逐步升溫的美中貿易戰,影響的範圍,不僅只有中國向美輸出的通訊產品,還有美國出口至中國的黃豆等貨物,也牽動了汽車產業的生產與銷售佈局。近年來逐漸將生產重心移往中國的《Volvo》,也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正準備讓美國銷售的《XC60》改為自歐洲進口,減少因為雙方關稅壁壘所造成的衝擊。
圖片來源:Volvo
川普上任以來,所主打的「美國製造」大旗,雖然名義上是為了振興美國的汽車產業,但是也對美國本土的汽車產業佈局產生影響,像是Ford就減少了對於墨西哥廠的投資,把資源移回美國本土。同時,像是Toyota等日系品牌,也加碼對於美國產線的投資,以減少未來可能提高關稅,對於旗下產品在美國銷售所造成的影響。
圖片來源:Volvo
但是,對於Volvo而言,川普總統的「美國製造」方針,還有近來與中國開打的「貿易戰」,相對來說影響更為劇烈。除了Volvo的主要生產基地皆不在美國境內之外,還有在納入吉利集團之後,Volvo大舉在中國設廠,投產XC90、XC60、S90、S60以及未來的CMA產品,並將S90的生產重心移往中國,讓中國產線肩負起供應全球S90以及美規XC60的責任。這樣的全球佈局,在美中貿易戰將一觸即發的現在,也迫使Volvo必須進行調整。
圖片來源:Volvo
當然,在新世代S60推出之前,Volvo就已確認美國的投資計劃,並在南卡羅萊納州設廠,作為新世代S60以及下一代XC90的主要生產基地,目前已發表的新世代S60,就是美國南卡羅萊納週產線生產,並規劃在2021年投產下一代XC90。這樣的規劃,雖然能夠降低S60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但是對於目前以SUV為主要銷售組成的Volvo來說,新一代XC90尚未投產前,卻帶來了相當大的傷害。因為,目前Volvo的主力SUV產品XC60,就美國市場而言,是由中國成都產線所負責供應。
圖片來源:Volvo
正因為如此,Volvo將調整現有的生產布局,改由歐洲產線負責美國市場的需求,讓美規XC60改為自歐洲進口,避免美中貿易戰所帶來的影響。不過,改由歐洲產線供應美國市場的車源,某種程度上也可能對臺灣市場帶來影響。由於臺灣法規禁止自中國輸入成車產品的關係,除了S90是改由馬來西亞產線進口之外,其他車系都是導入歐洲產線所生產的產品,美規XC60改由歐洲產線供應之後,受限於現有的產線產能,勢必會壓縮目前歐洲市場所負責的其他市場產能,嚴重可能造成產能不足,進而導致候車期的拉長。若要維持供應量的穩定,Volvo就得重新調整全球生產佈局,以確保各地市場的車源充足。
圖片來源:Volvo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員工要失業了|不只特斯拉 《BMW》也開始測試機器人在工廠運作
-
《Porsche Macan》和《911》車系 今年將推出新車型
-
來了要來了!日媒傳出Suzuki Swift Sport最快將在這時推出|更帥外型 更勁動力
-
新年式《Mercedes-Benz EQS》電池加大 後座更舒適|歐規車凍漲 台灣賓士也該凍漲吧!?
-
《Mercedes-Benz》展開全面性Next Level Performance改革計畫 提升競爭力
-
《Honda e:NS2》純電跑旅車 中國主導研發 將在本屆北京車展發表
-
比Bugatti還快|澳洲超狂Nissan GT-R R34創下直線加速紀錄
-
使用8年未更換電池的Tesla Model S表現如何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Volvo EX30》頂規接單價179萬元起 可能取消入門車款
-
新年式《Volvo V60》新增入門動力 限時下殺180萬元內 送Plus Pack選配套件 PHEV動力漲1.6萬元
-
《Volvo XC40 Recharge / C40 Recharge》最高折23萬元
-
Volvo最後一台柴油車完成生產下線結束45年旅程
-
海外獲獎無數|Volvo EX40 與 EC40 191萬元起 最大續航超過600公里
-
《Google》發表可支援自動駕駛的高畫質地圖 《Volvo EX90》及《Polestar 3》可望率先採用
-
VOLVO品牌全面電動化 大力推動電動車安全|捐贈消防局專業車用防火毯予台北市消防局各大隊
-
VOLVO 攜手 U-POWER 打造全島充電網絡 2023 年第一季將有 17 站 360kW 高功率充電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