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琳瑯滿目的《電瓶》有啥差異性呢?!
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一般車主應該都知道,一輛車能夠發動與行駛,除了油品及空氣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電力。而提供車輛有足夠的電能,主要就是靠《電瓶》的蓄電量及供電力!那到底這個方方正正的塑膠盒內,為何有如此重要的功用,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電瓶又被俗稱蓄電池(Storage battery),又稱可充電電池(Rechargeable battery),泛指所有在電量用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被再次充電、反覆使用的化學能電池的總稱。之所以可以充電是因為甚化學作用在接上外部電源後其化學作用能反向進行(不過早期汽車的電瓶僅有添加電瓶液之功能,無法自行蓄電)。
▼ 一般蓄電瓶的壽命約2年左右,所以更換率不算低!
圖片來源:Bosch
與一般電池所採用的鋰離子、鎳氫或鎳鎘材質大不同,汽車用的可蓄電電瓶則是使用鉛酸電池,被廣泛地應用於各設備上,包括汽車發動裝置、各種手提設備或不斷電系統等。以往不能自行蓄電的舊式電瓶,是由兩片極板浸泡在電瓶液中,經過化學變化而產生高溫,使得電瓶液蒸發流失,所以必須每隔一段時間便要檢查電瓶液是否足夠而補充。
▼ 不論接電或更換,正負極要特別注意唷!搞混了可是很嚴重的…
不過後來因為運用新材質的極板,能有效減低化學變化所產生的高溫,相對會降低電瓶液流失的機會,再經由特殊設計的電瓶蓋(上座),能使少量蒸發的電瓶液再度凝結回流至電瓶中,達到免加電瓶液的功用,這也是後來推出免加水電瓶的原理,不過卻因為較高的單價而逐漸被淘汰。
後續為了減低成本,改善性能的發揮,因此研發出對環境的影響較低的蓄電池,雖然此類電池的起始成本較高,但由於可以多次重複使用,且大多數都可以循環再造,可有效降低環境汙染。而平均計蓄電池之成本比加水式電池較為便宜,逐漸成為絕大多數車款所使用的主用電瓶類型。
▼ 為了避免車輛沒電拋錨,現在還有大容量的行動電源可以發動車輛用唷!
圖片來源:Toyota
雖然鉛酸電池早在西元1859年已經面世,算是最早發明的蓄電池。不過當時的電容量較低,而且重量不輕,不過可以提供非常穩定的電流,被廣泛使用於汽車為啟動引擎時提供電流,因為以往成本較高而不算普及,近二十年前才取代免加水電瓶成為主要產品。但是鉛質對環境有害,棄置處理時需要注意。
萬一真的愛車沒電又沒工具…… 只好呼叫皮卡丘的…十萬伏特吧!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Toyota bZ7 登場!品牌首款大型純電轎跑現身上海車展 導入華為鴻蒙系統
-
2025年4月購車優惠|Honda Motorcycle 2025年式FORZA350全新進化的移動藝術正式發表
-
Tesla第一季財報很慘 但馬斯克說不用太擔心!?
-
汎德《BMW X3 M50》限量特仕車 取消電子懸吊與玻璃車頂等 售價更親民
-
亞洲殿堂級路跑賽事!2025 Garmin Run 亞洲系列賽臺北站即日起報名
-
減碳愛地球!iPASS一卡通推動全民綠色行動力,世界地球日「一卡通綠點」大放送 人人有獎 最高可獲888點
-
五代EA888來了!《Volkswagen Tiguan》率先搭載 動力明顯提升
-
下一代Mazda MX-5將會塞入更大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