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效益顯現 首輛中國製《Volvo S90》前進歐洲
圖片來源:Volvo
在中國規格的《S90》上市之前,《Volvo》曾經表示,將重新調整全球的生產策略,把Volvo的產能重心移往中國的大慶、成都以及路橋等生產線。而位於大慶、具有SPA模組化平台車款量產能力的生產線將會是首波重點,除了供應中國市場需要的90 Series車款外,也將讓中國產線組裝的S90出口至其他各地,紓緩目前Volvo緊繃的產能。日前,靠著中國的「一帶一路」策略,首批大慶產線生產的S90也藉由中歐班列運抵歐洲,宣告中國產線正式加入Volvo的全球產能供應之中。
圖片來源:Volvo
中國製的S90運抵歐洲,除了代表Volvo的中國大慶產線正式加入全球的生產計劃,分攤Volvo在全球市場的產能需求外。另一方面,Volvo也是首個利用中國「一帶一路」策略,經由舊絲綢之路的陸地運輸,將中國生產的汽車運送往歐洲的車廠。在此之前,Volvo僅從2015年開始,將中國生產的S60 Inscription,也就是長軸版S60運往美國販售,並未讓中國產線負擔起分攤全球產能的責任。
圖片來源:Volvo
不過,面對Volvo的銷售量成長,Volvo需要在現有的產線之外擴充產能,於是將目光放向過去僅以供應中國市場需求為主的中國各生產基地,計畫分別運用大慶、成都與路橋等生產線,透過產線生極的方式,進行符合Volvo原廠品牌要求的90 Series、60 Series以及40 Series的車系生產,並扮演全球生產重心的角色,分攤其他產線幾乎已達上限的產能。而從2016年11月開始,在大慶產線投產並目標銷往全球的S90,便是這戰略的其中一環。
圖片來源:Volvo
透過中國「一帶一路」也就是陸路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計畫,Volvo看見的經由陸路讓中國產線生產的車輛運往歐洲地區銷售的可能。於是,Volvo選擇了途經「絲綢之路經濟帶」,經由中亞、俄羅斯抵達比利時的中歐班列取代過去汽車產業慣用的海運,縮短中國至S90運往歐洲的時間。Volvo表示,若同樣將中國產線生產的車輛運往歐洲,經由中歐班列只需傳統海運約三分之二的時間,同時每公噸與每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能減少三分之一,對於Volvo而言,不但是更環保的選擇,也是更有效率的方式。同時,也能減少客戶的候車時間,讓顧客更早能夠獲得訂購的愛車。
圖片來源:Volvo
目前,Volvo正以每周一班,一次運送120輛車的方式透過中歐班列的鐵路路線將車款運往歐洲,未來Volvo將視市場的需求,縮短班距,讓中國產線生產的車輛可以更大量運往歐洲,以應付市場的需要。對於「中國製造」有所擔憂的部分臺灣消費者可以放心的是,Volvo並不會關閉既有於歐洲的生產線,而且目前臺灣亦無法進口中國組裝的成車產品,臺灣市場販售的Volvo車款,依舊不會是中國產線出廠的產品。
圖片來源:Volvo
圖片來源:Volvo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Volvo EX30 台灣市場上市預告|頂規 Ultra 版本接單價 179 萬
-
海外獲獎無數|Volvo EX40 與 EC40 191萬元起 最大續航超過600公里
-
瑞典坦克對決邁巴赫豪旅?《Volvo》發表《EX90 Excellence》四座旗艦車型
-
2024年06月《豪華進口車》銷售排行:《Volvo XC60》促銷力道大 領牌數大增 《Lexus NX》銷冠寶座讓給Model Y
-
台灣導入機會高|《Volvo ES90》創下品牌多項第一次 續航上看700公里
-
靠電動車擺脫低潮?全新SUV帶領《Volvo》銷量增長
-
瑞典國寶多條消息傳出!《Volvo》重點整理看這邊
-
VOLVO品牌全面電動化 大力推動電動車安全|捐贈消防局專業車用防火毯予台北市消防局各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