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Škoda Fabia》的性能完全體 貼身感受《Fabia R5》熱力

 

雖然目前《Škoda》的品牌形象以安全、超值以及實用、聰明的空間應用為主,較為偏向家庭使用訴求。但是,Škoda品牌仍在《Laurin & Klement》時代,便曾參與過機車賽事,且也曾在1977年運用《130 RS》拿下Monte Carlo Rally蒙地卡羅拉力賽的分組勝利,讓「Monte Carlo」「RS」成為目前Škoda品牌旗下的個性化與性能化象徵。而且,目前也持續以《Fabia R5》工廠賽車為主力戰將,參與WRC2越野拉力錦標賽,並供應給予私人車隊參加地區性的拉力賽事。而Fabia R5,也正是Fabia終極性能化的展現。

▲Fabia R5可說是Fabia終極性能化的展現。

Škoda使用Fabia參加越野拉力賽事其來已久,2003年時就曾經以初代Fabia為基礎打造Fabia WRC,投入FIA WRC越野拉力錦標賽,並在2015年時推出升級版本。不過,真正讓Fabia在拉力賽場綻放光芒的,其實是2009年時以第2代Fabia為基礎打造的Fabia Super 2000,不但在2009年FIA WRC賽事中的PWRC組別取得兩勝,更拿下2011年SWRC賽事的總冠軍頭銜。更是IRC洲際拉力挑戰賽中的強勢競爭者,並且贏得過2010年IRC賽事的總冠軍。甚至,Volkswagen Motorsport在確定加入FIA WRC賽事之後,也曾經使用過Fabia Super 2000賽車練兵,讓車手適應改採Super 2000技術規範之後,WRC組別的賽車特性。

▲Fabia Super 2000過去也曾經是IRC與SWRC賽事中的常勝軍。

而這次來到我們面前的,則是Škoda Motorsport在2015年時,以現行第3代Fabia為基礎,瞄準採用R5技術規範之WRC2賽事所打造的Fabia R5工廠賽車。

隸屬於FIA WRC世界拉力錦標賽之下的WRC2組別,屬性其實類似於MotoGP賽事中的Moto2或者Moto3組別,一方面是參賽成本較低的入門賽事,另一方面也為主要級別,像是MotoGP或者WRC級別賽事暖場。在2012年賽季從原有的SWRC改制為WRC2,不過,技術規範最初仍是延續FIA Super 2000的技術規格,但是開放通過R5認證的賽車參賽。目前各車場所推出的R5等級賽車,例如:Škoda Fabia R5、Citroën C3 R5、Hyundai i20 R5,還有即將推出的Volkswagen Polo GTI R5等,就是瞄準WRC2賽事的私人車隊而推出。

▲除了Škoda Motorsport之外,Fabia R5也開放私人車隊訂購。

2015年發表的Fabia R5,是以現行第3代Fabia為基礎打造的R5等級工廠賽車。3,994mm的車長其實只比標準版Fabia的3,992mm略長,但是來到1,820mm的車寬,卻較市售版的1,732mm向外延伸了88mm。視覺上最主要的差異,就在於為了容納前後輪距調整之後,而重新設計的寬體套件,還有車尾具有角度調整功能的尾翼,一方面給予更為霸氣的視覺效果,另一方面,還是為了空氣力學考量,減少輪距向外延伸之後,輪胎所產生了亂流,讓氣流可以更順暢的經過車體,增進車輛的穩定性,也能提升冷卻器、引擎、煞車、變速箱與差速器等零組件的散熱效率。

▲Fabia R5車尾安裝有角度可調的尾翼。

除此之外,為了輕量化,除了車門的鎖扣仍然維持與一般市售車相同,也還是透過車門把手進行開關。引擎蓋與尾門,在拆除隔音棉與飾板的同時,也卸除引擎蓋的傳統鎖扣、頂桿,以及尾門的電磁閥開關與傳統鎖扣,改為快拆式的鎖扣,引擎蓋也只留下頂桿的插座,有需要時再由技師安裝頂桿。

▲為了輕量化,除了車體之外,寬體套件都是使用複合材質打造。

不過,與一般市售車相比,最大的不同還是整個座艙的配置。不但完全卸除市售車的內裝,只留下車殼,再依照FIA的規範安裝鋼管式的防滾籠、賽車座椅,簡單的控台總成以及6點式的安全帶。而且,換裝快拆式的賽車方向盤、賽車儀表、可前後調整的賽車踏板組、車用滅火器等。而且,為了前後配重,Fabia R5其實重新調整了座椅的安裝位置,將駕駛座與副駕駛座的位置後移,讓座椅的椅背落在B柱之後,在將方向機柱延伸,適應向後移的駕駛座。

▲座艙已經完全拆空市售車的配備,勝下賽車座椅、快拆式方向盤、賽車儀表等配件。

而且,與一般賽車不同的是,由於拉力賽需要擔任領航員的副駕駛,為駕駛提供路線、檔位選擇等資訊,所以安裝有副駕駛座椅。但是,由於完全移除了隔音材質,兩人只能透過安裝在車內的通訊系統,藉由整合在頭盔內的耳機與麥克風進行溝通。另外,在副駕駛座的地板前方,也設計了一組控制面板,分別為警示喇叭、雨刷以及拉力導航電腦的里程歸零鈕,在賽事進行中,副駕駛可以透過腳踩控制以上的功能。

▲副駕駛座前的踏板有3個按鈕,分別為喇叭、雨刷以及拉力導航電腦的里程歸零。

另外,由於在比賽路段中,除了兩位車手,不能有其他人協助進行故障排除,所以拆空內裝的車內,還是保留了備用零件與維修工具的收納空間。後座與原先的行李廂位置,用以容納兩套全尺寸的備胎,右側輪拱內部,則有是千斤頂的收納位置,而左側則是六角扳手,在爆胎時可以自力更換輪胎,繼續比賽。同時,尾門內也有備用燈泡、備用保險絲、拖救繩、輪檔與三角故障標誌等,讓車手可以進行簡易的故障排除。

  • 《Škoda Fabia》的性能完全體  貼身感受《Fabia R5》熱力後座與行李廂空間除了安裝防滾籠外,也是放置備胎的位置。
  • 《Škoda Fabia》的性能完全體  貼身感受《Fabia R5》熱力千斤頂
  • 《Škoda Fabia》的性能完全體  貼身感受《Fabia R5》熱力輪圈螺帽鈑手
  • 《Škoda Fabia》的性能完全體  貼身感受《Fabia R5》熱力尾門內放置有簡易排除故障的備品與拖救繩

同時,在Fabia R5上,也可看見為了分秒必爭的賽事競爭而做的調整。除了快拆式的引擎蓋與尾門卡損之外,改搭阻尼可調避震,且修改為前、後麥花臣式的懸吊佈局之後,也直接讓避震器的調整旋鈕露出在避震器上座之上,只要伸手就能直接調整。而且在擋風玻璃下方安裝斷電開關與滅火器啟動按鈕,在意外發生時,讓場邊的救援人員可以直接操作,便於協助車手脫困。

  • 《Škoda Fabia》的性能完全體  貼身感受《Fabia R5》熱力擋風玻璃下方有滅火器與斷電開關。
  • 《Škoda Fabia》的性能完全體  貼身感受《Fabia R5》熱力避震器的調整旋鈕直接露出在避震器上座。

為了符合R5的技術規範,Škoda Motorsport選用了排氣量1,620c.c.的直列4缸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調校出275匹 (205kW) 的最大馬力輸出,以及42.8公斤米 (420Nm) 的最高扭力,輸出的時間點則同樣落在4,750rpm。並且具有0-100km/h加速4.8秒、極速197km/h的性能數據。可以看見,引擎的調校設定與場地賽的賽車不同,並非著重在高轉速的動力輸出,而是更重視中、低轉速的動力釋放,以面對狹窄多彎的拉力賽事路段。

▲動力心臟為具有275匹 (205kW) 的最大馬力輸出,以及42.8公斤米 (420Nm) 的最高扭力的1.6升缸內直噴渦輪增壓引擎。

與其搭配的,則是5速序列式變速箱,以及整合前、後機械式差速器的4x4四輪驅動系統。而且,為了控制參賽成本,WRC2賽事中的R5賽車,規則限制並無法配備換檔撥片,只能使用傳統的排檔桿。不過,為了讓車手可以更快速的操作,Fabia R5將排檔桿向上延伸,直到靠近方向盤的位置,而且也與油壓手煞車整合,讓車手可以更快速的依照面對的狀況進行操作。

▲Fabia R5的動力輸出調校,目的在於適應狹窄多彎的拉力賽段。

雖然Fabia R5從2015年才開始投入參與WRC2賽事,但是,包括2015年賽季在內,已經連續3年奪下WRC2組別的年度車隊冠軍,足見Fabia R5在WRC2賽事中的強勢競爭力。而且,目前已有超過77支車隊購買約161輛Fabia R5,取得超過311場勝利,幾乎R5等級拉力賽車中的勝利保證。即使,目前Fabia車系並未推出Fabia RS性能化車款的打算,但是透過Fabia R5,依然為Fabia烙印性能氣息。

圖片來源:King Autos、Škoda

圖片來源:King Autos、Škoda

加入粉絲團 加入好友 追蹤IG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請將圖片拖曳至框線內

回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