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edes-Benz》揭示水箱護罩演化過程 強調水箱護罩不會隨著電動車崛起而消失
有人說要辨識汽車品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水箱護罩,雖然聽起來好像跟辨識人臉一樣,不過人臉只會隨著時間衰老,而水箱護罩卻會隨著不同時期的發展,配合汽車科技的演進越變越年輕。
Mercedes-Benz揭示水箱護罩演化過程。(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1900年第一款掛上Mercedes稱號的Mercedes 35 HP,首度搭載了結合水箱散熱設計的蜂巢式水箱護罩,雖然目的是為了改善引擎散熱問題,但卻為汽車工業開啟了水箱護罩的發展。到了1931年,Mercedes-Benz 170的問世又改變了水箱護罩的原有設計,首度將水箱安裝於水箱護罩後方藉此達到保護作用,而水箱護罩也變成引擎蓋的一部分,還衍生出鍍鉻水箱護罩跟位於水箱護罩上方的三芒星立標,自此成為Mercedes-Benz最具代表性的設計。
Mercedes 35 HP首度搭載了結合水箱散熱設計的蜂巢式水箱護罩。(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Mercedes-Benz 170首度將水箱安裝於水箱護罩後方藉此達到保護作用。(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來到1950年代,Mercedes-Benz發表另一種全新設計的水箱護罩,將三芒星廠徽整合到水箱護罩內,再搭配貫穿廠徽的水平飾條,水箱護罩也從直立狀改為橫向設計,當時包括經典的300 SL Gullwing、190 SL等跑車都是使用這款水箱護罩,因此也被視為Mercedes-Benz跑車的象徵,2007年開始更以此設計出多種不同風格的水箱護罩,對應Classic、Elegance、Avantgarde等車型。
300 SL採用另一種專為跑車所設計的水箱護罩。(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如今電動車崛起,當初為了輔助引擎散熱所誕生的水箱護罩,在引擎消失後無法再發揮應有的功能,但在品牌識別上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設計,因此Mercedes-Benz強調目前所推出的EQ系列電動車款包括EQA、EQB、EQE、EQS、EQS SUV等,都導入由黑色面板與傳感器所組成的封閉式水箱護罩,並結合最新的家族化設計,傳達出Mercedes-Benz應有的特色跟辨識度。
目前所推出的EQ系列電動車款都導入由黑色面板與傳感器所組成的封閉式水箱護罩。(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延伸閱讀: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台灣賓士《Mercedes-AMG》入門小車 升級可變阻尼懸吊系統&平底跑車方向盤 首次導入智慧空氣淨化系統
-
超跑概念車Vision One-Eleven 空運來台免門票展示 共同與《台灣賓士》探究《Mercedes-Benz》品牌核心理念與極致造車工藝
-
那鴨尾有夠大 聲浪是假的|Mercedes-Benz CLA 45 AMG 恐將變成一台電動車
-
為提高盈利|《Mercedes-Benz》執行長暗示:新世代入門車款縮編 售價將大幅調漲
-
大改款《Mercedes-Benz GLB》換上Audi車頭與Smart尾燈?!
-
89神車現在是哪台?為何C300臭名遠揚?
-
小改款《Mercedes-Benz G-Class》入門柴油車回歸 車系價格帶下探700萬內 提供多樣奢華選配
-
台灣排單中|純電《Mercedes-Benz CLA》最遠跑792公里 首次導入800V電氣架構&雙速變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