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效賽車級 《汽車尾翼》的實質幫助!!!
圖片來源:BMW
相信很多車主都看過路上的車輛後方,裝有原廠或改裝的《汽車尾翼》吧?!或許在幾年前,汽車改裝風氣正盛行時,時常會看到Honda Civic、Mitsubishi Lancer或Subaru Impreza這些熱門車款,會加裝碩大的尾翼在後車廂上,到底有甚麼用途呢?真的只是為了好看嗎?
▼ 有些高階轎跑車,還有配備自動升降的尾翼唷!
圖片來源:Porsche
一般加裝在後車廂上方的汽車尾翼,專業名稱為擾流板,屬於汽車空力套件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是為了高速行駛下減少車輛尾部的升力,如果車尾的升力比車頭的升力大,就容易導致車輛過度轉向、後輪抓地力減少以及行駛穩定性變差等狀況,原本用途皆在各種汽車的大小賽事當中…
▼ 最早開始採用尾翼較為泛濫的,就是知名的F1賽事…
圖片來源:Formula 1
由於汽車尾翼主要在高速時,有足夠的風壓才有導流作用,因此在材質上可不能馬虎(雖然國內許多空力套件製造商推出許多這方面的產品,不過其功效未必達到80%以上)。因須考量到各階層車款的消費族群,所以材質會分為玻璃纖維、鋁合金及碳纖維等等。
圖片來源:BMW
圖片來源:Lexus
以玻璃纖維材質來說,製作這類型的尾翼可表現出造型多樣,能有鴨舌狀、或者機翼狀、甚至也有直板式等等。造型製作上可以有多種變化,但是玻璃纖維比較脆弱,韌性和剛性都沒有鋁合金及碳纖維那麼好,不過因為成本關係,售價上比較便宜。
▼ 就連貨車也會利用尾翼增加穩定性喔! XDDD
圖片來源:Subaru
另一種為鋁合金材質,在國內的能見度不高,不過廣受許多國際賽事使用。而且這類尾翼導流和散熱效果不錯(但坦白說…尾翼需要什麼散熱性啊= =),加上價格適中,不過重量要比其他材質的尾翼稍重些,而且不是每款車裝上去都好看。
圖片來源:Toyota
圖片來源:Lexus
最後則是碳纖維材質的尾翼,其剛性和耐久性都非常好,重量輕盈且也是最美觀的紋路設計,不僅現在廣泛被F1賽車採用,且在各種國際汽車大賽的能見度不低,但是因為價格比較昂貴,較少會出現在一般道路車款使用。
▼ 各大賽事的比賽車上,尾翼絕對是比較誇張的大~~~ XDDD
圖片來源:WRC
雖然汽車尾翼的作用是高速行駛時,可以為車輛提供必要的穩定性。尤其對大馬力的性能車來說,在高速過彎或通過複雜路段時,尾翼可以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不過尾翼會增加風阻,由於大多數車款皆以道路行駛為主,很少達到尾翼能夠發揮作用的速度(大多數只能在賽道或高速公路了吧),再加上車身整體重量的增加,相對會導致油耗的上升。
圖片來源:Subaru
喂,小子!沒想到年紀輕輕就懂得改車喔…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光陽》駁斥高層不合 不實報導將提告
-
Toyota Corolla Altis可回廠升級GR SPORT專用的懸吊與後防傾桿 就差銘版&套件不能選了!
-
機器人與AI助《Mercedes-AMG》電動化|《軸向磁通馬達》德國生產 年產上看15萬具
-
Honda HR-V TNCAP測試4星 重要身體部位防護滿分
-
TAMBURINS 全新「BOTTARI」香水系列 韓國聖水旗艦店盛大開幕,全新空間、產品售價一覽搶先看
-
台灣 Audi 全新電動休旅 Q6 e-tron 正式上市,續航超過 600 公里
-
Golf銷售成績亮眼|8.5 小改款正式登場!台灣市場 4 月發表
-
「TWQR乘車碼」正式啟動 手機就是車票 一碼通行時代來臨!
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