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xgen U6 GT / GT220 》性能技術揭密 水野和敏大師親自解惑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近來在國產車市場中,最受消費者所關注的新車款,莫過於由臺灣自主品牌納智捷《Luxgen》所推出的最新改款《U6 GT》車系,在「GT-R之父」水野和敏加入華創車電、並接手主導Luxgen旗下新車的研發設計,以「德系駕馭、台灣智慧」的前提下,與TOMEI Engine、Bilstein、RAYS、Bridgestone等世界各知名廠商共同開發車輛部品,進而創造出頗為亮眼的最新產品,而在前篇報導中,King Autos國王車訊帶來《U6 GT220》於日本Autopolis賽車場實際的操駕體驗之後,在本篇報導中則是將由水野先生為大家揭開U6 GT在開發階段的歷程,並親自解答媒體在試駕過後所提出的問題。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首先,水野先生在2014年便曾公開表示「Luxgen未來的新車款,將追上歐洲高級品牌車」,而U6 GT的開發實際上也早自水野先生在2014年加入華創車電時就以展開,目標即是打造出「在1.8升渦輪增壓動力並採前輪驅動的設定下,能夠在性能輸出與操控表現方面,能夠與進口2.0升渦輪增壓動力四輪驅動對手車款相媲美」的作品,且同時還要與「成本控制與實際售價」以及「燃油經濟性」等層面達到平衡。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Luxgen
而為了達到上述的諸多課題,水野先生首先在動力系統方面找上了日本知名的東名引擎TOMEI Engine,以U6 Turbo現有的1.8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為基礎,在汽缸頭部分包括燃燒室與排氣通道進行修改,活塞部分則經過強化並增加冷卻油道來提升強度與散熱效率,同時換裝Mitsubishi TD04L6-04H雙渦流渦輪增壓器,在渦輪本體的進/排氣端均有所加大、輔以重新設計渦輪頭段降低排壓的情況下,進而讓渦輪增壓器作動反應更加迅速。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此外,或許消費者在看到U6 GT的規格表時,會針對並未導入「GDI缸內直噴供油」技術而產生懷疑,對此水野先生表示,在必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若是採用基本版的缸內直噴供油,反倒容易因油氣霧化不完全、分子過大而降低燃燒效率,除非用上高級品牌所採用的多階段式缸內直噴供油技術才能夠克服(事實上就連R35 GT-R所搭載的VR38DETT引擎也未採用缸內直噴技術),因此開發團隊決定沿用MPI多點噴射技術,但改為採用來自Denso的12孔噴油嘴(原為4孔)來確保最佳的油氣霧化效果,搭配改用Champion雙銅芯銥合金火星塞來提升點火效率,搭配上述的燃燒室改良,進而讓U6 GT所搭載著此具代號GS-K1引擎,擁有達到202ps/5,200rpm、32.6kgm/2,000rpm的動力輸出,U6 GT220更來到222ps/5,200rpm、33.6kgm/2,000rpm的輸出表現。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而在實際操駕之後,雖說此具GS-K1 1.8升直列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有著相當不錯的反應,不過在D檔模式下,出彎補油門的加速反應卻是出現慢了半拍的感覺,對此水野先生則是表示,由於U6 GT仍維持前輪驅動的設定,因此為了避免瞬間動力輸出造成扭力轉向的反應,因此針對所採用的新款Aisin TF-83SC六速手自排變速箱,在換檔邏輯部分刻意給予0.2秒左右的空檔,搭配上ESP與TCS的作動,除了避免過激失控的可能性外,在一般行駛時也比較不會過於躁動,對於行路順暢度與舒適度也有一定幫助。
圖片來源:Luxgen
至於在控制燃油經濟性方面,水野先生與開發團隊則是用上了「稀薄燃燒」的概念,藉由調整空氣/燃油混合比的方式,在4,000rpm以下的常用轉速域中,給予較為稀薄的油氣,藉以在較節省燃油的前提下達到最佳的輸出效率,至於在4,000rpm以上的高轉速域中,則是供給較濃的油氣來保護引擎在高溫/高壓運轉時的耐受性,不過這樣的方式也讓此具引擎的排溫較先前增加100℃的程度,因此於引擎蓋所增添的「Naca Duct進氣孔」可不只是造型而已,掀開引擎蓋後即可發現這兩個進氣孔在內部均有導管的設計,而在引擎下護板部分也增添了散熱孔道,能夠讓外部的冷空氣被「吸」進引擎室,幫助排氣頭段與渦輪增壓系統的冷卻,再將熱空氣經由車底排出,同時在引擎蓋前緣也配合進氣口的造型添加膠墊,確保引擎系統所發出的高溫空氣不會進入集氣箱而影響運轉效率。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在經濟部能源局所公佈的歐規油耗測試成績中,U6 GT220與U6 GT分別有著12.5 km/L以及13.1 km/L的表現,而依照原廠團隊在日本Autopolis賽車場實際進行測試的結果,添加98無鉛汽油的U6 GT220與添加95無鉛汽油的U6 GT,以3圈主賽道+1圈山區外環道+3圈湖畔賽道的路程進行兩回合測試,運行時速介於10~130km/h之間,在車內1名駕駛、冷氣關閉的條件下,3車分別測出10.49 L/100km以及11.38 L/100km的成績,均較現行版的U6 Turbo Eco Hyper有著更加進步的表現。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至於在底盤部分,讀者想必都已聽聞U6 GT220採用了由Bilstein所開發的單筒式倒插減震筒,與U6 Turbo Eco Hyper相較之下前後軸分別降低15mm及40mm,同時在彈簧磅數有所提升的情況下,不僅於激烈操控之下於彎中仍保有高水準的支撐性,在路面鋪裝品質較差的情況下也有著不錯的舒適表現,搭配上單顆僅重9公斤的RAYS 19吋鍛造鋁圈以及Bridgestone Dueler H/P Sport 225/45R19配胎,在簧下荷重減輕許多的情況下,輔以懸掉幾何設定適當的角度,也讓車頭指向性與轉向反應也更加靈活,煞車部分也換裝加大煞車卡鉗與前後300mm煞車碟盤,提供大幅進步的制動效果,且實際上U6 GT220於車身剛性部分也有加以補強,整體操控表現在同級對手中有著高分演出。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Luxgen
此外,或許會有消費者質疑,為何U6 GT在改款之後,在後懸吊部分仍舊採用扭力樑拖曳臂的配置,對此水野先生則是表示,與其多花開發成本重新打造新的獨立懸吊系統,不如針對現有的架構進行精心調整,而實際上只要調校得宜,就算是看似簡單的後拖曳臂懸吊,仍舊能夠創造出優異的操控表現;而在實際駕馭過U6 GT之後,其穩定的車尾動態表現與整體的平衡度,也確實讓此次參與Autopolis賽車場測試體驗活動的媒體,都有著相當深刻的良好印象。
圖片來源:Luxgen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而在U6 GT部分,雖說在減震筒部分同樣採用KAIFA的複筒式正插型式,不過在重新調整阻尼強度、並搭配磅數提升的彈簧後,搭配節能取向的Bridgestone Ecopia H/L 422 Plus 225/50R18配胎與單顆重量11.2公斤的18吋鑄造鋁圈,而煞車系統也同樣經過改良,但由於試車組尚未針對U6 GT一般車型進行試駕,因此動態方面的表現,則待日後經過實際試駕後再行介紹。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MG7》開始銷往海外市場 明年會來台灣吧?!
-
原廠認證中古車能多便宜?!《雙龍Korando》只賣8萬元
-
Volkswagen new ID.4/ID.5雙電登場|GTX輸出340匹驚人表現
-
Hyundai全新次世代個性跑旅Tucson L N Line帥性登場
-
扎根中國 一路向前|《Honda》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一系列電動車 首批預計今年底上市
-
中油汽油下禮拜汽油降3角 柴油漲0.1角|平穩雙機制及調降貨物稅 汽、柴油各吸收3.1元及2.1元
-
展間直擊|《Subaru WRX》潮黑科技特仕車 降6萬元 升級鴨尾 環景 霧面包膜等 全台僅30輛
-
為來台販售準備?!《Toyota Noah》 Highlander Tacoma等車款在台申請註冊商標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Luxgen n7二次接單 入手價調降6萬元 升級外部供電
-
《Luxgen n7》月產量首次破千 上半年預計交8千輛車 目前暫停接單
-
香車美女|《Luxgen n7》台灣首款國產市售電動車 市場反應超乎預期
-
《Luxgen》無預警釋出全新電動車照片 側裙還掛著Foxtron
-
長里程《Luxgen n7》119.9萬元起 改CCS2充電口 最大續航711公里 農曆年前交車
-
沒配額限制 最高優惠17.2萬元|《Luxgen U6》指定車款本月售價下探6字頭《URX NEO 7人座》優惠同步開跑
-
2024年10月產銷統計|Luxgen U6與Toyota Sienta 產能掛蛋 各有各的盤算
-
小休旅價格中型休旅車格 《Luxgen》發表《U6 NEO》售價75.8萬起 限量推出《U6 NEO RAYS》勁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