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交通案例分析 「降低速限」為何導致車禍死亡率升高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要減少市區內交通意外的死亡率,多數人想到的方式大概就是「降低車輛的速度」,而達到這個目的的做法,通常是降低道路速限。也因為如此,在許多容易發生事故的路段或者市區,政府的做法通常是盡可能的將法定速限降低。但是「降低速限」真的是有效用的方式嗎?是否還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來解決交通意外的問題?本篇將會以國外的交通案例進行探討,或許能夠做為思考未來交通法規訂定的借鏡。

市區交通意外的問題並不只容易發生在台灣壅塞的道路環境,以美國紐約市區來說,一份當地市政府的研究報告就指出「14歲以下兒童傷亡致死的主要原因為交通意外」,而當地政府為了改善這個情況,發起了Vision Zero計畫,希望將行人交通意外的死亡率降到0%。計畫主要達成目標的方式,就是降低速限。然而,近期英國地區的一則施政報告卻顯示出降低速限不但沒能降低車禍的傷亡致死率,反而還增加了死亡率。究竟這是怎麼一回事?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在英國,政府為了同樣的目的(減少行人交通意外死亡率),在全國各地的市區與城鎮內的特定路段設下了20 mph (32 km/h)的速限或者在這些路段加裝減速坡,並且稱這些限速區塊為「Safety Zone安全區」。從表面上來看,這樣的速限相當合理,以現在的新車來說,要從時速32 km/h瞬間煞停只需要大約12公尺甚至更短的距離。

不過,這個做法隱藏著一些問題。大部分的人都會刻意忽略速限,以英國來說,有大約81%的駕駛會無視道路速限,而減速坡也會迫使駕駛不斷加速減速,難以用平順的方式開車,也會增加車輛的油耗。結果,這個政策在實施了一段時間以後,當地政府發現統計數據當中總共有多達13個實行「Safety Zone安全區」的地區在行人交通意外死亡率的部分都不減反增。

執行這項調查報告的公司對於出現這樣的結果提出了一項理論。他們認為當周遭環境的速限降低以後,隨著時間推移,單車客以及行人會越來越不注意周遭的交通狀況,因此會開始不經意的穿越道路。然而,即使降低車輛速限至32 km/h甚至更低,一輛汽車的質量還是有可能會把這些不注意周遭環境的行人或單車客給撞死。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另一方面,大家都聽過所謂的「路怒」情緒,尤其在壅塞的交通環境之下,通常駕駛人的情緒起伏會更大。以這類強制性的方式迫使汽車駕駛減速並不會緩和駕駛人的情緒,反而會讓駕駛人更加焦慮或激動,假如駕駛人真的被速限、減速路障等手段惹惱,甚至有可能會把情緒發洩在行人或者單車客或者其他駕駛人身上。激動的駕駛人會更容易忽略速限,甚至會刻意超速或者在情緒反應之下開的比原本沒有這些限速手段時還要快。

合理的速限會比過度降低速限讓駕駛人的情緒更平靜,事實上,在許多國外的觀察報告當中,從許多地區的駕駛行為可以發現,在速限較高的路段,魯莽駕車的比例上會比速限較低的路段還要少。

無論成因為何,從英國的「Safety Zone安全區」政策來看,原本為了保護行人的降低速限手段,似乎反過來傷害更多的行人與單車客。但是,難道提高速限又能夠解決交通致死的問題嗎?其實,如果只尋求單方面的手段,任何交通問題都無法獲得完善的解決。若要提升整體道路安全,除了透過科學方式以數據資料為依據去制定合理速限之外,無論是汽車駕駛人或是行人、單車客、孩童等等都需要對於周遭環境有更高的警覺心,同時也需要互相尊重,才能夠共同創造一個友善的用路環境。要達成降低交通事故傷亡率並非不可能之事,但是無論是政府單位或者一般民眾都需要真正的去了解核心問題,並且提出真正有效且有科學根據的方式,否則只是永無止盡的惡性循環與無意義的爭拗罷了。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加入粉絲團 加入好友 追蹤IG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請將圖片拖曳至框線內

回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