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6年重燃卡丁戰火 《Red Bull Kart Fight》臺灣總決賽落幕
6年前,桃園大魯閣卡丁車場,在卡丁車圈中暱稱為「Kimi」的羅俊耀成功脫穎而出,成為2012年《Red Bull Kart Fight》的臺灣總決賽優勝者。6年後,大鵬灣卡丁車場,羅俊耀身著6年前奪下臺灣區冠軍所獲得的全套賽車服與頭盔,從敗部復活賽中一路殺出挺進決賽,擊敗眾家好手,連續奪下兩屆Red Bull Kart Fight臺灣總決賽冠軍頭銜,也奪得前進日本觀賞F1賽事以及與Red Bull Racing車隊車手面對面的機會。
▲6年前贏得首屆Red Bull Kart Fight臺灣總決賽冠軍的羅俊耀,6年後再度奪下第2屆Red Bull Kart Fight臺灣總決賽冠軍。
距離前一屆Red Bull Kart Fight賽事得舉行,已經時隔6年,2018 Red Bull Kart Fight賽事從6月30日起分別在桃園大魯閣與高雄草衙道迷你鈴鹿賽道舉行長達6週的預選賽事,南、北二地總共吸引329人報名參賽,每週分別在大魯閣與草衙道挑選出各3位選手晉級,分別共有18位選手晉級複賽。接著於8月18日於南、北兩地同步距行複賽,各取10位選手晉級,最終共有20人晉級9月1日於大鵬灣卡丁車場的決賽。決賽分為A、B兩組進行,分別進行測時排位與與爭先賽事,分組前3即可晉級總決賽。而未能在A、B組前3的選手,則落入敗部復活組,敗部復活組爭先賽的前4名,亦可晉級最後的總決賽。
▲雖然初賽以測時方式進行,最終的決賽則是採用爭先賽的比賽方式。
經過預賽徵選後,包括上屆冠軍羅俊耀在內,還有劉蔚萱、簡凱徵、王琮評與余泓諺等在卡丁車界競賽多年,累積豐富賽事經驗的好手晉級。甚至還有卡丁車車齡僅1年左右的新手,以及年僅16歲的年輕小將一同來到大鵬灣卡丁車場參與決賽,以大鵬灣卡丁車場的Rental Kart營業用卡丁車為競賽車輛,運用統一規格的賽制,爭奪2018 Red Bull Kart Fight臺灣總決賽的冠軍頭銜。
▲雖然分組預賽一度遭到淘汰,但羅俊耀從敗部復活賽一路殺出,最後贏得冠軍頭銜。
而上屆冠軍羅俊耀在A組的排位賽中臨場表現不佳,僅僅只能以第7名完賽,無法以排位賽前3名的姿態晉級總決賽,而落入敗部復活組,且以敗部復活組第3名的成績驚險晉級。不過,在最終的總決賽中,抽到7號車的羅俊耀雖然以第7位的位置起跑,卻一路向前挺進,於第7圈時站上了領先位置,並且一路拉開差距,順利以第1名的姿態迎接方格旗揮舞,迎得2018年 Red Bull Kart Fight臺灣總決賽的冠軍頭銜。同時,也完成連霸2012、2018兩屆 Red Bull Kart Fight臺灣冠軍的成就。同時,也取得前往F1日本大獎賽,到Suzuka賽道與Red Bull Racing車隊車手Daniel Ricciardo見面的機會。而羅俊耀也透露,將會帶著妻兒一同前往,感受F1賽車的魅力。
Red Bull Kart Fight 觀賽側寫
雖然臺灣境內卡丁車的賽事並不算是冷門,以競技車等級的錦標賽為例,臺灣境內就有Rotax Max Challenge、TKOC臺灣小型賽車公開賽等賽事,各卡丁車場也舉辦有相關的統一規格賽事,像是大魯閣卡丁車場舉辦的Rental Kart耐久賽,或者Yamaha SL統一規格賽等,以賽事舉辦的密集度而言,卡丁車賽事要屬相對密集且頻繁。不過,以上的各項賽事,多半屬於光譜中較為偏向專業,且競爭強度較為激烈的賽事。
▲雖然Red Bull Kart Fight賽事較偏向入門,但由於吸引不少卡丁圈好手的關係,決賽的競爭強度也相當高。
Red Bull Kart Fight的屬性,要更接近於先前高雄GoPark推出的普利司通卡丁車夢想挑戰賽,都是以單圈時間挑戰為基礎,最後再透過爭先賽作為複賽,挑戰最後大獎的賽事模式。基本上,目標在於透過較低的入門門檻,像是使用Rental Kart營業用的卡丁車,讓比賽回歸到車手的技術本身,也能讓參賽的選手獲得更高的成就感與樂趣,並且讓相關從業人員關注的機會。
▲Red Bull Kart Fight決賽統一使用大鵬灣卡丁車場的Rental Kart營業用卡丁車。
相較之下Red Bull Kart Fight要更偏向娛樂性質,與目的在挖掘新一代賽車人才的普利司通卡丁車夢想挑戰賽不同,Red Bull Kart Fight設定參賽的年齡門檻為16歲以上,並未設定參賽年齡的上限。這也讓最終晉級決賽的,有大多數都是卡丁圈中的熟面孔,也是常年參與各卡丁賽事的車手,相對來說,減少了年輕新秀崛起的機會。而這,也是目前臺灣卡丁車賽事發展所遇到的困境,年齡層以卡丁車在賽車運動的層級來說,相對偏高。
▲嚴格來說Red Bull Kart Fight的賽事屬性要更偏向於推廣賽車的入門賽事。
但是,如果回歸的推廣賽車運動,或者打響Red Bull品牌名號的目的。或許,Red Bull Kart Fight可以再往娛樂性方向靠攏,透過Red Bull舉辦極限運動的經驗,讓整場比賽,尤其是最終的決賽日更像是一場大型派對,透過音樂、表演或者場邊的遊戲與互動等,不但增加參賽者家屬的參與度,也能吸引週邊的民眾前往一探究竟,讓卡丁車比賽變得更為有趣且吸引人,並非只是單純的競技運動。
▲定位較為入門的賽事,加上Red Bull的品牌個性,或許可以朝向娛樂性更高的方向發展,增加賽事的吸引力。
圖片來源:King Autos、Red B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