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4》《CR-V》《Kuga》等SUV正夯!購買休旅車前要瞭解的事(一)
▲駕馭休旅車因視線遮蔽範圍大,比較容易發生追撞事故。
如果您有一百萬的購車預算,請問您會買什麼車?相信七成以上的消費者都會選擇「SUV」!沒錯,因SUV擁有更大的坐艙空間與行李廂容積,花一樣的錢為何要捨大就小呢?再加上多數駕駛偏愛「高人一等」的行車視線,看遠更清晰、停車場繳費與得來速取餐也不用仰人鼻息。然而購車之前,還是要知道SUV或是其他高車頂休旅車存在什麼樣的問題。
高車體高遮蔽 增加車禍機率
▲美國因休旅車盛行,行人車禍傷亡比例直線攀升。
圖片來源:moslenta.ru
不論是停在路邊或是開在路上,休旅車始終都是「其他用路人的困擾」!20年以前,就是路上很少見到休旅車的那個年代,因為停在路邊的車輛幾乎都是轎車,行人穿越馬路時,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二側有無來車,至於駕駛人也比較容易察覺想要穿越馬路的行人,當時會影響遠方視線的車輛大概就是貨車與廂型車,不過20年前這些高大的車輛都是少數,所以行人與駕駛之間經常出現「四目相對」的情形,聽起來曖昧,但往往能化解碰撞危機,當然,如果行人身高不滿150,那就真的是暗藏危機,所以當年最可怕的馬路三寶不是老人、女人、老女人,而是「兒童、屁孩、野狗狗」!
今日,不論是汽機車駕駛或行人,遇到滿街都是休旅車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不論是停在路旁或開在路上都危險,「違規停放路口紅線」或是「並排違停」的休旅車更危險,經常導致過馬路的行人被右轉或直行車輛撞個正著!就是因為休旅車比轎車更容易遮蔽駕駛者與行人的視線。或許有人覺得「穿越馬路不看來車就是活該」!或是「政府又沒規定不準買休旅車」!抑或是「應該比照新加坡法令行人不準穿越馬路」!
根據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的調查,從2009年到2016年,美國地區行人車禍死亡率上升了46.3%,因高頂休旅車(SUV、CUV、MPV)造成行人死亡的比例提升81%,顯然休旅車的成長確實對其他用路人造成較大的危害。況且美國是一個機車不普及的國家,但台灣正好相反,而且普及率名列世界前茅,因視線被遮蔽而發生車禍的機車騎士,恐怕比行人多很多!
台灣人口雖然呈現老化、負成長趨勢,但是車禍事故則是逐年攀升,可以怪罪於馬路三寶,但不可否認這也是休旅車盛行的結果。此外台灣車禍比例偏高是個需要正視的問題,根據數據顯示,在台灣機車騎士與乘客的車禍致死率,是汽車的12倍,風險非常高!與先進國家相較,2018年台灣每十萬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為11.79人,比起泰國「隨便都破30人」的比例算少,但日本只有3.83人!若從車禍事件來看,台灣是日本的4.4倍。當然,這和台灣機車盛行、交通執法不嚴、駕車習慣不佳有關,不過專家指出,台灣「車禍賠償金太少」才是主因,導致「駕駛傲慢、缺乏禮讓」!
▲因休旅車當道,所有用路人更應留意視線死角的潛藏危機。
圖片來源:Capacitaciones Paraguay
言歸正傳,在任何國家買休旅車都不犯法!而且大空間不論採購或旅行都便利,但台灣九成以上的SUV都是前輪驅動車型,不具備越野功能,那麼,沒事開一輛高底盤的SUV在都會穿梭有何意義?徒然墊高車身重心增加危險性而已!因此大車廠如Audi對於休旅車的發展,就傾向於「車身高度約1.6米」這樣的設定,兼顧坐艙空間以及所有用路人的視野與安全,目前多數SUV高度都在1.7至1.8米之間,繼續普及下去,確實會讓市容與交通呈現「都會叢林」的險境。當然,歐洲人的平均身高大於亞洲人,因此亞洲地區對於休旅車的發展,理論上應該再壓低一點到1.55米的範圍更為合適,但…相信這不可能實踐,所以,只好指望台灣下一代營養好一點、個子能長的高一點吧!
但可以想像,Audi於現階段不可能實現這樣的理想,更何況,Audi目前在台最受歡迎的休旅車乃是車身最為碩大的Q7!但是當電動車世代來臨時,這樣的理想就有機會實踐,因此Audi第一輛電動SUV「e-tron」,儘管車身長度達到4.9米、行李廂容積為660公升,但車身高度就只有1616mm!不只是為了降低風阻,還有考量到自動駕駛的路況偵測問題,車身高度應略低於一般人的身高比較適宜,因此除了高乘載需求的巴士之外,未來不適合發展高車身載具,以免危及「人」的安全性。雖然說越野玩家可能會提出抗議,但「高低可調電子懸吊」絕對能克服底盤離地不夠高的問題。
看不見前前車 不要緊緊跟車
▲可偵測「前前車」制動狀態主動警示與煞車的Infiniti安全科技
別以為買休旅車雖容易危害他人但關我屁事!相信許多人都不知道,開休旅車會增加被後車追撞的機率,尤其是「機車」。如果前方是轎車,以機車騎士的視線來說,可以清楚看到前前車的第三煞車燈,但面對休旅車通常不行,因此稍有經驗的機車騎士,都知道面對休旅車與貨車時「絕對不要跟太近」!否則難以預防前前車輛的緊急煞車事故。此外,除了計程車、公車、遊覽車等營業車輛,台灣對於一般私家車隔熱紙透光率沒有限制,許多駕駛甚至會在前檔與後檔張貼透光率只有15%的超深色+反光金屬膜隔熱紙,令後方駕駛難以掌握前前車輛的動態,提前反應危險事故。
雪上加霜的情況乃是~新一代休旅車為了「動感氣勢」,都把車尾設計得又高又翹,後擋風玻璃「高傾斜度扁扁一條」!若後方跟的是轎車,叫駕駛如何監控前前車動態?此時不禁恍然大悟,Infiniti大力提倡的「前前車制動預警與主動煞車系統」真的充滿科技智慧與先見之明啊!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亞洲車神陳和皇領軍 《Luxgen n7》 勇奪2024亞洲越野拉力賽分組冠軍
-
ISUZU台北合眾汽車推廣閱讀教育 打造彩繪書車「行動圖書館」 3月全新啟航
-
Mitsubishi Grand Lancer售完便退役|接位車確定是這台
-
小改款《Nissan Sentra》發表倒數|預計升級LV.2 電子手煞車 LED後尾燈 12.3吋中控螢幕等豐富配備
-
Kia以新能源驅動成長,5月全車系銷售再破千台! 商用車卡旺K2500再創單月銷售歷史新高紀錄!
-
大改款Mercedes-AMG GT 63雙門跑車 1076萬元起 續用V8引擎 AMG史上最速量產跑車
-
2024年10月產銷統計|Luxgen U6與Toyota Sienta 產能掛蛋 各有各的盤算
-
普利司通輪胎舉辦熱血賽道日 賽車手-陳意凡搭配賽道神器RE-71RS再破麗寶賽車場最速單圈紀錄!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GU二度與時尚品牌「rokh」推出聯名系列 全新19款春夏單品 4月4日正式登場!
-
《中油》汽、柴油各吸收3.8元及2.8元 明(31)日起汽、柴油價格各調降0.2元及0.1元
-
2025年4月購車優惠|SYM母親節最好禮!Fiddle125、Fiddle DX與全新迪爵加碼優惠感恩登場
-
Hyundai Custin 2.0T動力升級曝光 國內車系擴展至四款車型
-
《MG》2025年「ZS1.5L旗艦版」最新銷售資訊公告
-
2025年3月《豪華進口車》銷售排行:汎德《BMW》成長5成 《Lexus》年度累積大贏家
-
日規Toyota Land Cruiser 300的車機螢幕看起來像台任天堂DS
-
TAMBURINS 全新「BOTTARI」香水系列 韓國聖水旗艦店盛大開幕,全新空間、產品售價一覽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