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 無照駕駛 6死車禍》肇事原因?二大因素少其中一項就不會出事!安全駕駛的省思!

 

▲肇事車輛側面撞擊沒有緩衝性的工廠警衛室,而且又是撞擊到轉角處偏小的面積,諸多「致命的組合」造成6死慘劇,且看以下分析。(圖片來源:台南市消防局)

2021年2月1日深夜11時54分,一輛Mazda轎車在台南市安南區台江大道二段與工明二路附近發生嚴重車禍,相信99%的讀者都知道這憾事,車上3對年輕情侶共6人因頸錐斷裂、氣血胸等原因傷重不治,一場車禍帶走六條人命外加一條狗命,如果您急著想知道肇事二大主因,請直接從文章最後看起。

▲車輛從甩尾失控到撞擊工廠警衛室,駕駛者技術再好也無法成功救援,必須事先察覺並做正確處置,簡單說就是「一線生機」,但用說的都很輕鬆容易,實際情況乃是~就算是換做賽車手來開,也未必有此能耐!圖片來源:台南市警局調閱工廠監視器畫面。

車禍引爆諸多討論

最嚴重與最具爭議的問題就是駕駛者沒有駕駛執照

車輛疑似超速行駛,該路段限速50km/h,但警方研判肇事車輛車速可能高達80~100km/h

車內共6人和一條狗明顯超載,問題當然不是多那1隻狗而是多1個人!

該車輛行駛於直線路段,怎麼會突然Spin甩尾失控?因此許多人質疑懸吊瑕疵、保養不當、機械故障、後輪爆胎…其實…Mazda是無辜的!

車輛失控後,撞擊工廠大門旁警衛室的小面積轉角處(水泥磚造結構),屬於無緩衝功能的剛性結構,且車輛撞擊位置為結構最脆弱的車側,加上車速過快,導致車體嚴重變形。

家屬質疑該路段之路面落差大,並牽扯橋接縫設計,導致車輛失控。其實不能完全推託於道路設計不佳,文後解釋!

出借車輛的人有法律責任,因為駕駛者沒有駕駛執照!相關報導: 借車給無照者最少可罰6千?發生重大意外 車主恐背《行政》《民事》《刑法》責任

家屬提出國賠,不過成立的機率渺茫,除非橋接縫有很大的裂隙、路面有很明顯的坑洞或破損、路面呈現垂直斷層落差(斜面不算)。然而經公家單位與媒體現場勘查,肇事現場皆無上述情事,因此國賠成立機率幾乎是零!

關於年輕情侶家庭與感情問題不在本篇討論範圍!

▲車輛撞擊警衛室瞬間衝擊力過大,車輛嚴重變形,乘客生還機率渺茫,即便是坐在車輛左方的乘客也難逃死劫。圖片來源:台南市警局調閱工廠監視器畫面。

肇事二大原因  車速過快 + 後座負荷過重

在此並非抱持幸災樂禍的心態面對此次車禍,因為即便是駕駛技術高超且經驗豐富的有牌駕駛者,面對「車速過快+後座負荷過重」二大難題,可能也無法順利化解此一危機!

肇事地點位於台江大道的一座無名橋,此橋並非有規模的高架橋,並沒有很長的上坡與下坡路段,僅上橋與下橋有的輕微坡度起伏,即便是以80km/h的超速狀態行駛,通常沒有太大的疑慮,但是「車速過快」再加上「後座負荷過重」會怎樣?

答案就是肇事車輛開上橋面瞬間,車輛後懸吊已經有「觸底」的危機,車身動態已經呈現明顯的上下與左右晃動現象,到下橋之前都沒有停止,從後車行車記錄器所拍下的影片即可知曉。因版權問題, 在此僅提供相關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6PscQqpJiE,想追根究底的讀者可以從後方車輛的行車記錄器影片中一探究竟。

因車尾劇烈搖晃,即便駕駛者在甩尾失控前已察覺事態嚴重踩下煞車,但依然無法避免下橋瞬間「後懸吊觸底」整個車尾騰空彈起、後輪完全失去抓地力的憾事!後懸吊觸底之後,車尾會向哪飄?怎麼飄?決定權已經不在於駕駛,而是車身的慣性!

車尾負荷過重→上橋車速過快→後懸吊失去支撐與平衡性→車尾明顯上下與左右搖晃→下橋瞬間後懸吊觸底→車尾騰空彈起→車輛甩尾失控→撞擊工廠水泥磚造警衛室

整個情況大致上就是這樣,更恰巧的是~從肇事車輛在橋面上的動態來觀察(已經踩下煞車),車尾上下起伏的頻率,正好符合下橋瞬間後懸吊觸底所需的慣性!一切就是這麼剛好!

如何避免這場憾事?就駕駛者操作部分,如果在上橋瞬間,發覺車身下沉幅度與慣性過於劇烈,已超過懸吊安全負荷,上橋瞬間就該收油減速,此時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但這僅是「或許」,而且就算是換成賽車手來駕駛,也未必能化解這場失控危機全身而退!更何況是一位沒有駕照、開車經驗不是那麼豐富的駕駛?

如果車速慢一點,或許不會發生此一憾事;如果後座沒有坐四個人,也可能沒事!

能不能怪這座橋很危險?可能不行!因為路面並沒有破損、橋接縫並沒有被撐開,這樣的起伏算不算很危險?恐怕全台比這更危險的路段更多!不過這有很大的討論空間,在此只能說存在危險,但不能說非常危險。

最後,本文並非鑽研肇事原因,乃是要呼籲~就算不得已,發生了超載的違規情事,請減速慢行!喜歡開快車的捧油,請不要再多犯超載這一條,因為「超速+超載」真的、真的非常危險,而且致命!

加入粉絲團 加入好友 追蹤IG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請將圖片拖曳至框線內

回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