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嗎?這個原因讓日本車廠們年獲利恐少一兆日元
日本媒體指出,包含Toyota等在內的六家日本車廠,因鋰與銅等對電動車與減少排汙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原料價格上漲,讓他們在今年的獲利至少減少了一兆日圓(約新台幣2552億元)。不過這似乎只能車廠自己吞下肚,業內人士表示,車廠很難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另一名車廠高層表示,很難在保持競爭力的同時提高車輛價格。
由於歐洲與中國等市場上目前主推電動車,導致電動車電池的金屬原料鋰,以及普遍用於線束以及電動馬達所需的銅價格飛漲,特別是對電動車來說,銅的需求量是油車的2到3倍;汽油車上用於廢氣處理的觸媒轉化器,當中貴金屬銠在1年內價錢漲了2倍,與五年前相比,價錢貴了30倍!主因是車廠為了符合越來越嚴苛的環保排放法規,對這類金屬的需求量大增所導致。
車用電池
日本車廠因為這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而減少了年利潤。Toyota預計他們的營業利潤將減少4,400億日元(約新台幣1,120億元);Honda預計將受到約2,500億日元(約新台幣637億元)的影響,其專務董事竹內弘平表示,原材料價格走高並非暫時性的;而Subaru、Nissan、Mazda,與Mitsubishi的影響約在374億日元至1,000億日元(約新台幣95到254億元)不等。
Toyota Mirai的生產線
為了減少銅鋰等金屬原料漲價所帶來的衝擊,且在價格上保有競爭力,車廠與汽車供應商紛紛前往尋求金屬的其他來源。像是日本松下與美國石油企業Schlumberger一起研究如何從地下鹽水中提取鋰金屬,Tesla與Nissan正在研發不需要鈷的電動車車用電池。
圖片來源:toyota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融合Agera RS、Jesko、CC850|Koenigsegg推出結合歷代三款超跑的猛獸Chimera
-
中國競爭激烈|《Nissan》關閉中國常州工廠 年產能預計降10%
-
Hyundai推出新氫氣動力休旅!明年就可量產|續行表現最令人期待
-
Mercedes-AMG ONE在霍根海姆賽道的成績已被一台迷你電動車超越
-
Volkswagen最新大7人座休旅登場!超大空間 優異油電動力
-
泰國Toyota上市Altis GR Sport車型|這項配備台灣羨慕死
-
深耕中國|60年來首次!《豐田中國》首位中國總經理 Lexus可能在中國獨資設廠
-
中國車逼的!《Subaru》泰國工廠正式關閉 《Suzuki》明年底跟進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受《Honda NSX》啟發的純電休旅車 可能貼牌GM 預計明年發表
-
台灣仍在進行導入評估中|Honda親民7人座MPV日本訂單賣爆 因為這原因!
-
Honda Civic Type R又漲價?!美國推出新年式車型
-
Honda全新油電跑車傳明年上市!台灣已有動作 導入有譜
-
《台灣本田》支持台灣技術教育 贊助3輛《Honda CR-V》給第54屆全國技能競賽-汽車噴漆職類培育人才
-
Honda印度推出黑化版Elevate休旅|內裝比CR-V更帥
-
傳Honda與Nissan合併 Mitsubishi也一起 Honda社長:不排除任何可能
-
《台灣本田》召回CR-V與Civic|供應商出包 美國&日本也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