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線車廠的車體結構可以做得很紮實?二線車廠為何模仿不來?
▲圖片來源:Audi官方網站
以Audi為例,一輛中大型房車或是休旅車,車身悍點超過5000個,預估大約是5300~5500個悍點才夠牢靠,數量真的很龐大。就結構來說,其它車廠可以用逆工程方式分析雙B、Audi等車廠的結構,包括鈑件材質與工法都能破解,悍點位置當然也能分析。然而一線車廠的生產線當然隱藏許多機密,二線車廠就很難仿效。
以點焊為例,如果純粹以牢固為目標,很簡單,卯起來增加悍點就好!但車廠並不能也不願意這麼做,因為點焊位置越多,生產線初期規劃就越複雜、越麻煩,而且生產速度也越慢,並增加人工焊接的失誤率與精確性,反而會拖累品質與生產效率。
再者,汽車生產線能源消耗量相當高,點焊的電能消耗量又是其中偏高的項目,因此「亂槍打鳥」的密集點焊,其實會增加許多生產成本,而且未必能發揮預期功效。
所以車體製造過程,各車廠其實都會考量車體剛性、撞擊安全、舒適與操控表現,設定好預期目標後,再以電腦模擬精算出「最少的焊接點」避免無謂的能源浪費與機具損耗,之後再經過實際測試驗證電腦計算之精確性,然後不斷修正軟體參數,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值。總之悍點絕對不是越多越好,無謂的增加其實對剛性與安全表現沒有助益,徒增生產成本而已。
此外,點焊的電壓與電流控制也很重要,同樣不是越大越強越好,如果點焊溫度過高、造成部位金屬厚度偏薄,反而會影響鈑金搭接強度表現。但在此個人不會用「經驗值」來搪塞讀者,事實上一線車廠確實有一項秘密武器,那就是超音波檢測儀器,藉由超音波觸動鈑金高頻震動,再透過頻率檢視即可分析出焊接點的強度,擁有這些可靠的利器之後,一線車廠就能輕易找出最佳的點焊數量、位置、方式、電流與電壓設定值,即便經過修正與改良,還是可以迅速找到最佳參數。
這項儀器,當然也能反應出鈑件的品質,包括鋼材強度是否符合標準,沖壓製造過程有沒有瑕疵等。總之不論是國產車、日系車、韓系車、歐系車,「看」起來似乎只是美觀與質感問題,檢視規格數據,目前車身越重也不代表安全或是車身剛性越好,但是消費者普遍認為歐系車依然處於造車工藝之翹楚,這會是偶然或運氣好嗎?
當然,相關儀器日系或韓系車廠也不是拿不到,就看未來電動車世代全新生產線的佈局了!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清淡的Type R?!《Honda Civic RS》1.5T+6AT 200匹 預計年底發表 台本快導入來對決Altis GR Sport
-
Nissan GT-R輕鬆幹掉多兩缸的Corvette C8跑車
-
Toyota官方已證實GR Supra不會跟著BMW Z4一同下葬!
-
《Subaru Crosstrek Strong Hybrid》新油電似乎沒特別省油 怎麼辦?!把油箱加大!引擎排氣量也加大了!
-
帥到不像話!美國Audi為S6/S7推出超殺塗裝特仕版|還有猛爆V6動力
-
中國即將發表Toyota bZ3X智能電動車|台灣註冊埋伏筆 自製率是關鍵
-
Toyota GR Supra在美國銷量下滑|輸給這台車
-
小米電動車Xiaomi SU7正式亮相|800公里續航
這篇觀點太偏頗,且聰明消費者也不會盲目購買歐系車
所以特斯拉直接用升級成壓鑄技術,使用專利比航空鋁還高的強度製造從171個零件減少至2件一體成型免焊接
車廠自吹自擂的看看就好,一切還是以測試結果來看比較公允
至於那些只做及格程度的車廠...
https://www.potatomedia.co/post/234134ee-8198-447c-bc12-4b5240568e2c
其實都是成本問題而已 日系韓系不是做不到 賣那麼貴誰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