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IIHS》安全評選成績出爐 《Toyota & Lexus》共9款車獲最高評價成最大贏家
圖片來源:Toyota
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日前公布了針對2016年式新車所作的安全評選成績,今年共有51款車獲得最高安全評價Top Safety Pick+,有38款車獲得Top Safety Pick,數量比去年增加許多,而一共有9款獲得Top Safety Pick+的《Toyota》集團更領先其他參與測試的車廠,成為今年的最大贏家。
圖片來源:IIHS
在IIHS評選規則中,要獲得Top Safety Pick評價,除了必須得在正面撞擊、車側撞擊、小區偏位撞擊、車頂強度測試與車內座椅乘員束縛力都取得Good (良好)的成績外,另外還得在「正面碰撞預防」的測試項目中至少獲得Basic (基本)的成績。
圖片來源:IIHS
至於Top Safety Pick+最高評價,同樣得在撞擊項目中取得Good成績外,「正面碰撞預防」項目包括前方碰撞警示、低速自動煞車、高速自動煞車加總後的分數必須到達Advance (進步)、甚至更高的Superior (優秀)成績才能符合資格。
▼ 2015年Toyota RAV4撞擊測試影片 https://youtu.be/pl4-cO6pO34
影片來源:IIHS
▼ 2015年Toyota Prius α (Prius v)撞擊測試影片。 https://youtu.be/6dkx_wvnIio
影片來源:IIHS
而Toyota集團旗下包括Lexus豪華品牌與Scion子品牌,今年總共有9款車獲得Top Safety Pick+最高評價,如國內剛發表的小改款 RAV4、即將引進的Prius α (Prius v)、美規Camry、Avalon,還有Lexus CT200h、 ES、 RC、NX四款車,甚至連Mazda2 Sedan的雙生兄弟 Scion iA也都一併上榜,成績相當亮眼。
▼ Toyota RAV4
圖片來源:Toyota
▼ Toyota Prius α (Prius v)
圖片來源:Toyota
▼ Lexus ES
圖片來源:Lexus
▼ Lexus RC
圖片來源:Lexus
▼ Scion iA
圖片來源:Scion
而僅次於Toyota集團的則是包含Acura品牌在內的Honda集團,連同小改款 Accord四門/ 雙門車型一共有8款車進入Top Safety Pick+評選名單,不過美規Odyssey因為自動煞車項目只獲得Basic成績,倒是意外落到Top Safety Pick,否則也可望追上Toyota集團的數量。
▼ Honda Accord Sedan
圖片來源:Honda
▼ Honda Odyssey (美規車型)
圖片來源:Honda
此外,向來在IIHS評選無往不利的Subaru,今年同樣有6款車獲得Top Safety Pick+最高評價,分別是2016年式的Legacy、Outback、Forester、Impreza、 XV以及 WRX,不只如此6款車都在「正面碰撞預防」項目拿下滿分6分的Superior (優秀)成績,安全實力不容小覷。
▼ Subaru Legacy
圖片來源:Subaru
▼ Subaru XV Crosstrek
圖片來源:Subaru
至於其他日系車廠入選Top Safety Pick+的車款,還有Mazda3 (含四門/五門)、Mazda6、CX-5、 Nissan Maxima、Murano、Infiniti Q70、Mitsubishi Outlander等,而上週剛在台發表的 Hyundai Genesis,以及明年度即將登場的 Tucson (ix35)也一樣擁有相同殊榮。
▼ Hyundai Tucson (ix35)
圖片來源:Hyundai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為了在中國賣電動車 《Lexus》動了設廠念頭|外傳有意在中國成立獨資子公司 設立電動車生產基地
-
J.D. Power 2025 汽車可靠度排名:Lexus 再奪冠,Toyota 車款霸榜
-
攝影機故障 和泰召回Lexus NX200等16款車型 最長作業時間約3.7小時
-
久違的手排車|《Lexus LBX Morizo RR》豐田章男參與調校 改用渦輪引擎
-
《Lexus LBX》榮獲英國What Car? 2024年度風雲車|油電系統受肯定 當地價格有競爭力
-
大改款《Lexus ES》受惠?!原廠高層:紡錘形格柵評價兩極 新世代車款將更加柔和
-
Lexus NX200進駐iRent同站租還 專案優惠同步推出
-
和泰《Lexus》蟬聯豪華車市場銷售冠軍 今年導入電動車&PHEV滿足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