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臺灣車輛安全法規測試內容 直擊《ARTC》現場實車《撞擊測試》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近幾年以來,不少消費者都開始在意車輛的安全性表現,而在2016年底時更曾有 民眾聯署要求交通部及ARTC公布國內上市車輛的撞擊測試結果報告,雖然最終因為ARTC僅是扮演實驗室的角色,而交通部也表示目前全球沒有任何國家是強制公佈,鼓勵國內業者「自發性」地公佈自家車輛的測試結果,被交通部給打了回票。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有鑑於民眾對於目前新車撞擊測試結果的求知慾,再加上ARTC往往被認為是受測單位卻不願公布結果的誤會,ARTC也決定邀集國內媒體們前往位於彰濱工業區的「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也就是ARTC內部,前往撞擊測試實驗室一探臺灣車輛管理制度中,在新車上市前均須通過的法規碰撞測試,同時也現場直接實撞,讓媒體們在旁親身感受。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目前臺灣市場要上市販售前的新車,都需要通過安全、汙染、噪音及耗能四個領域的檢測,而其中ARTC所被委託的,正是安全檢測的領域。目前臺灣所執行的碰撞法規乃是以歐盟為基準,主要測試內容有兩項,分別是正面偏置56km/h撞擊及側面50km/h撞擊,只要新車撞擊結果通過這兩項檢測,就能符合交通部對於安全領域的要求。
圖片來源:ARTC
圖片來源:ARTC
在目前臺灣的碰撞測試法規中,雖然項目均以歐洲ECE為基準,不論是速度或是測試基準均以歐洲為標準,但仍然比歐洲規定少了一些項目,像是前方全寬50km/h撞擊、側面32km/h立柱撞擊以及35~38km/h後方撞擊測試,而目前這些項目交通部也均在研議中;不過,這些項目其實均以最低標準要求為考量,所謂的最低標準就是在簡易外傷分數AIS傷害等級中,僅達到AIS第3級,致死率僅有8~10%。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ARTC
至於要如何評斷撞擊測試結果是否通過呢?根據ARTC所給予的資訊,車輛在接受前兩項撞擊之後,都必須維持「車門不開啟」、「車門不上鎖」、「燃油洩漏率≦30g/min」、「每排座位至少有一扇門可以打開」、「安全帶可解除」、「人偶可被移出」,同時車內的人偶傷害指數必須低於一定標準;特別是在前方碰撞測試中,還多了一項「方向盤位移量向後≦100mm、向上≦80mm」的要求,完全滿足以上要求後,才算是通過了安全領域的測試。
圖片來源:ARTC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而在撞擊測試當天,ARTC也找來一輛報廢的BMW E36 3 Series作為受測對象,首先ARTC會在車身的不同部位以不同顏色的塗裝作為標示,同時也透過貼紙來標示各鈑件之間的位置,而在測試的當下,前方裝有蜂巢鋁塊的台車,也會以50km/h的速度側面撞擊這輛3 Series,受到撞擊後的3 Series車側明顯變形內縮,不過以現場狀況看來,除了人偶傷害指數還需估算之外,大致均符合上一段所提到的結果要求。
影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另外,現場雖然僅進行了側面撞擊實測,但ARTC也準備了一輛正面撞擊測試展示車,展示了國內在測試正面偏置56km/h撞擊的過程與方式。
圖片來源:King Autos
不過,其實測試當天所使用的車輛已非市售車款,碰撞結果也是僅供參考,主要用意乃是讓讀者們能夠清楚了解臺灣新車的碰撞法規測試究竟為何,而目前國內的測試法規判定結果也比照國外,僅分為符合與不符合,確實不足以滿足目前國內消費者對於安全日漸重視的要求,僅能期盼未來政府能夠成立專門的星等判定單位,依照與EuroNCAP相同的五星評比制度,給予消費者購車時作為參考。
圖片來源:ARTC
圖片來源:ARTC
為了讓讀者能夠更清楚了解,臺灣安全法規中的碰撞法規測試與真正的NCAP究竟有那些差異,國王車訊後續也將為各位讀者帶來更詳盡的分析與後續報導。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Citroën人氣MPV 12月台灣發表|5人7人座一併送上
-
《Nissan Ariya》接單價169.9萬元起 年度配額200輛 最大續航548公里 下訂好禮二選一
-
電池容量&供應商意外曝光|《Luxgen n7》遠赴東南亞挑戰亞洲拉力賽
-
Turbo 的誕生:一場引擎科技的革命
-
台灣馬自達歡慶在台十週年 推出「MAZDA 十分守護」安心駕遊禮遇 免費空調系統健檢與多項零件優惠同步實施
-
上市不到半個月 配額剩下1半|《Kia Ceed Sportswagon》Luxe Edition特仕車 實車直擊
-
台灣本田《Honda》油電HR-V送測 更省油跑更快!不求無限 來個RS吧!
-
台灣目擊Honda HR-V小改款測試|最快這時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