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電動機車更理所當然 ─《Gogoro 2 Delight》試駕報導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如果說原創的《Gogoro》Smartscooter是為睿能公司打下基礎的磐石,那麼2017年中所發表的《 Gogoro 2 Series 》,就是讓電動機車邁向普及化的重要推手。訴求「誰騎都適合」的Gogoro 2 Series,在推出上市後至今,道路上的能見度,更有超越原創一代車系的跡象。
在訴求普及化的同時,睿能並未停下其進一步深化、並拓展使用族群的腳步,在2018年初發表訴求奢華品味的 Gogoro 2 Series Deluxe Edition 後,馬不停蹄地、睿能緊接著又在五月底發表兩款訴求不同族群的Gogoro 2 Series衍生車型,一是性能化的 Gogoro S2 ,另一款便是本文主角、訴求更輕盈、偏向女性使用者導向的《Gogoro 2 Delight》。
▼Gogoro與義大利色彩學大師Beatrice Santiccioli所合作開發的香檳金、及水銀藍車色,為Gogoro 2 Delight車型專屬的配色。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從Gogoro 2 Delight、與標準款 Gogoro 2 Plus 車型之間的設定差異先開始談起,以筆者視角來看,首先是Gogoro 2 Delight帶有霧面質感的香檳金、及水銀藍等兩款專屬車色,不同於一般Gogoro 2 Series充滿Young感的單色,在視覺感受上更偏成熟、奢華的質感。
▼Gogoro 2 Delight與Gogoro 2 Series Deluxe Edition採用相同的棕色人工皮革坐墊,在坐墊兩側也同樣附有專屬的「Smartscooter」金屬材質徽飾。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根據睿能公司官方資訊,Gogoro 2 Delight這兩款專屬車色,是與義大利籍色彩學大師Beatrice Santiccioli所共同合作開發,而這位大師也以其身為女性的觀點出發,為Gogoro 2 Delight量身打造這兩款擁有低調奢華質感的車色。此外,Gogoro 2 Delight的坐墊採棕色人工皮革材質包覆,坐墊兩側也有專屬的「Smartscooter」金屬材質徽飾,而棕色坐墊與Gogoro 2 Delight專屬的香檳金/水銀藍車色搭配,再輔以金屬拋光表面的後視鏡、及後座握把設計,Gogoro 2 Delight看去確實也較Gogoro 2 Plus車型更多了些精緻的質感。
▼亮面拋光金屬材質的後視鏡,則與車尾相同材質的後座握把相襯,也更增添Gogoro 2 Delight的精緻質感。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此外為訴求讓身形嬌小的女性使用者也能輕鬆騎乘,Gogoro 2 Delight不同於標準款Gogoro 2 Plus車型採用前14吋、後13吋的足下設定,而是改採前後12吋的胎圈配置,輪圈造型並改為三輻式設計,這樣的設定下,也讓Gogoro 2 Delight的坐高再往下降、從770mm降為750mm,讓跨坐騎乘更加輕鬆。至於Gogoro 2 Delight前後配胎的尺寸,則分別為前100/90 – 12、後110/70 – 12,而Gogoro 2 Plus與Gogoro S2性能化車型則均為前100/80 – 14、後110/70 – 13,Gogoro 2 Delight的12吋輪胎供應商為建大(Kenda),後兩者則均為瑪吉斯(Maxxis)。
▼Gogoro 2 Delight與一般Gogoro 2 Series車型的另一明顯差異,便是採用前後12吋的胎圈組,並搭配同樣前後單碟的SBS同步煞車系統。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另外在龍頭把手的設計部份,Gogoro 2 Delight則採用裸把的設計,除了中央儀表的塑料外殼,兩端把手則採用角度上揚的裸把設計,並採黑色烤漆、以與儀表的黑色外殼相呼應,另外在後視鏡則採取同樣拋光的金屬亮面處理,也與車尾的乘客座握把配置相呼應。
在其他訴求女性使用者也能運用自如的配置部份,Gogoro 2 Delight也宣稱其採用能省力25%的中柱省力駐車架,對筆者個人來說,使用上其實並感覺不到明顯差異,因為Gogoro 2 Series車款不論在牽車、駐車架車都是相當輕盈的,此外在前後單碟碟煞、SBS前後連動煞車、後雙避震等足下配置部份,其實皆與Gogoro 2 Series標準車型相同。
▼不同於Gogoro 2 Plus車型,Gogoro 2 Delight改採裸把的龍頭把手設計,並以黑色烤漆塗裝,以與儀表的黑色塑料外殼搭配。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至於車輛啟動方式,包括圓形的感應鑰匙、儀表的觸控啟動等步驟程序,Gogoro 2 Delight則與其他Gogoro 2 Series車型之間並無二致,接著,筆者將僅單就騎乘、與操控的實際感受來進行說明。
換上12吋胎圈組的Gogoro 2 Delight,在騎乘方面的感受,其實與先前試駕的Gogoro 2 Plus之間並沒有感覺到不同,坐高雖降低了20mm,但騎乘的人體工學上仍維持舒適、且自然的騎姿,再來便是其G2水冷永磁同步馬達所發揮的推力了,以睿能公司官方所公佈的數據來看,Gogoro 2 Delight最大馬力達8.58匹,電動馬達輸出則有2.5公斤米,然而以電力的輸出方式,並不像傳統內燃機車輛因油門開度會有所消長,因此對換購電動機車的車主,在剛開始騎乘Gogoro的時候應該都要稍稍地適應一段期間,畢竟電力僅有零或一的輸出形式,在加速感方面還是與油車之間有所差別。
▼Gogoro 2 Delight運用宣稱可省力25%的中柱省力駐車架設計,而操作起來確實是相當輕鬆。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好在Gogoro 2 Delight的出力、與整體車身之間的平衡做得相當不錯,因此只要有騎乘一般100cc至150cc速克達經驗的朋友,來騎乘Gogoro 2 Series車款,應該都能很快地適應上手,而Gogoro 2 Delight同樣提供有「方格旗」的輸出強化模式,切換方格旗模式騎乘,其實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在起步加速狀態下的差異,油門反應更敏捷、瞬間加速的表現也能令人感到興奮。
▼數位儀表的顯示、及操作方式部份,Gogoro 2 Delight也與一般Gogoro 2 Series車型均相同。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跑得快,當然也要能煞得住,Gogoro 2 Delight所標配的SBS前後連動同步煞車系統,在制動的反應也是相當靈敏,在低速狀態下的急煞甚至會有「定竿」的感受,筆者對Gogoro 2 Delight這套煞車系統的表現感到驚豔,對這部輕巧的速克達來說,在制動的操作上可不要貿然地直接按到底,因為Gogoro 2 Delight的煞車真的算銳利的。
▼電力輸出的方式與一般汽油內燃機引擎不同,這是騎乘電動機車需要適應的地方,而Gogoro 2 Delight隨傳隨到的加速推力,同樣能令人感到熱血。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輕巧的車體,搭配擁有足夠輸出力道的電力系統,Gogoro 2 Delight在敏銳的加速表現外,更擁有絕妙的足下設定,不因其擁有女性化訴求的諸多設計,而有損其運動風格的展現。若是單人騎乘,Gogoro 2 Delight在彎道中也是能小小撒野的!
以筆者的身材騎乘Gogoro 2 Delight,在連續快速過彎的狀態下,車子在切入彎道、擺正、再往反向傾倒車身的連續動作都相當迅速確實,且懸吊在連續變更指向的動作下並沒有會「軟腳」的反應,而輪胎的抓地力、循跡的指向性,以及在快速過彎的狀態下,都能與車體搭配地十分均衡,若再搭配方格旗模式,騎乘的樂趣與快感更是加乘。
▼即便胎圈配置變小,但依然無損Gogoro 2 Delight在過彎時的靈活操控性能,連續彎道的變換指向動作,也能夠隨心所欲地進行。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屏除近期Gogoro交換電池的良率問題,以本次騎乘Gogoro 2 Delight的經驗,從台北市區直奔陽明山文化大學,再下山回到河濱公園補拍動態照,這樣來回約半天的時間,Gogoro 2 Delight滿格五格的電量,在還車時還能剩下兩格,以筆者在試駕期間沒有吝惜轉油門的狀況下,能有這樣的的耗能表現,已算是相當不錯的了。
▼坐高略降、配置更精緻,加上輕巧的車身、與靈活操控,Gogoro 2 Delight的確能讓人感到愉悅,而這款Gogoro 2 Series車型也確實更令人喜愛。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2024年04月《機車》銷售量品牌排行榜
-
2024國際重型機車展|Yamaha「MT-09 Y-AMT」 全球首度亮相
-
「充換兩用.隨你方變」Ionex S Techno帶給消費者不必妥協的綠能,酷玩CoolOne電能小車個性亮相!滿足最「極致靈活」的渴望,單電池168x雙電池498同享18個月優惠期間 「哩多惠」方案再次引爆市場!
-
光陽再次推出限時大降價策略搶攻市場!大地名流150多項升級只要5萬8.8!
-
2025年1月《機車》銷售量品牌排行榜|過年買氣減弱
-
《Yamaha MT-09 Y-AMT》台灣正式開放預約
-
光陽啟動「KYMCO關懷受災車專案」
-
2024年6月購車優惠|《KYMCO》大樂買氣爆棚銷售破2,000台|購車優惠超過9,000元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買六台Porsche 911送一台卡車的活動將於德國舉行
-
汎德《BMW F70 M135 xDrive》試駕報導|科技感滿點的小鋼砲 五官大滿足
-
Toyota日規Corolla Cross 5月上市|專屬配備令人羨慕
-
Toyota GR86 也要出純電版了?!
-
電動 BMW M3 紐博格林測試曝光,預計 2027 年登場
-
大改款《BMW 3 Sereis》紐北試身手|雙邊雙出尾管好醒目 不可能是M3吧!
-
《巔峰極速》25S3賽季200抽放送!Toyota Supra RZ A80全新珍藏傳說熱血登場!
-
AMG動力的中置後驅小跑車《Lotus Emira Turbo SE》抵台 400匹 零百4.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