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Tesla Danger》!越快越考驗技術的《Model 3》
▲因持續在台建構充電網路,Tesla銷售開始呈現爆發態勢
台灣從最北端開到最南端不及500公里,適合發展電動車,只要充電設備沒有疑慮,絕對是車界中的藍海,因此特斯拉Model 3在2020年3月份創下1,517輛的驚人成績並不讓人意外,但電動車背後隱藏的危險性,除了車禍現場棘手的高壓電問題,還有「加速太快」駕駛者未必適應!
六秒車報到 快到會閃尿
因馬達的特性就是「低轉速即可達到最高功率、一轉動即可獲得超大扭力」,相對於傳統引擎設計,電動車在起步加速方面有絕對優勢,以下為基本數據分析。
車型 | 傳動方式 | 最大馬力 | 車重 | 0~100km/h | 極速 | 售價 |
Tesla入門Model 3 SRP | 後輪驅動 | 238hp | 1611kg | 5.6秒 | 225km/h | 160.99萬 |
BMW中階330i | 後輪驅動 | 258hp | 1470kg | 5.8秒 | 250km/h | 278萬 |
Tesla高階Model 3P | 四輪驅動 | 462hp | 1847kg | 3.4秒 | 261km/h | 220.99萬 |
BMW性能版M5 | 四輪驅動 | 625hp | 1855kg | 3.3秒 | 305km/h | 765萬 |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有一種衝動「我也要買一台Model 3」!開玩笑,付出161萬的代價就能享有278萬的起步加速感受,極速差一點沒關係,反正這裡是台灣不是德國!但許多消費者都不知道Model 3潛藏的危機,在此先不談電動車撞擊後處理與火燒車事件,而是呼籲電動車駕駛一定要先充分熟悉車況後再大腳電門催下去!因為Model 3起步加速真的太快太犀利。
▲Model 3 Performance重量與加速實力近似BMW M5
花費161萬元買全新Tesla Model 3 Standard Range Plus入門款的車主,可能開過BMW 320i這種0~100km/h加速8秒內的房車,但應該沒開過像BMW 330i這樣的6秒房車。「8秒車」和「6秒車」看似差距不大,但實際駕馭真的差很多!6秒車的油門反應絕對是更敏捷、更帶勁,不需要拉轉速就能全功率輸出的Model 3則是更加暴力,稍微不慎絕對是快到讓駕駛者措手不及!不信的話,看看周遭朋友有沒有人開Golf GTI,借來開一開就知道有多快,如果連駕馭Golf GTI這樣的車款都會大喊「不要、不要」的,那換成Model 3時還是收斂一點比較好。
畏後驅獸性 先買四驅嚐
或許有人會說:我曾是Golf GTI車主,換成Model 3就沒有問題了吧?那可不一定!即使二者起步加速性能相近,理論上G車主比較容易適應M3,但別忘了Model 3 Standard Range Plus乃是一輛不折不扣的後輪驅動車,駕馭門檻略高於前輪驅動平台的Golf GTI,偏偏「後輪驅動性能車」在台灣屬於稀有品種的野獸,國人相對陌生。因此論價格、論性能、論環保、論科技、論時尚…,Model 3 SRP真的值得入手,但不適合性能生手與後驅新手一上車就油門一拜,如同「屁孩人生第一輛車就是BMW 330i」的道理,不是要故意唱衰,而是很多人已等著看好戲,兼開闢「一個月內出車禍」這樣的賭局!
若驚覺「純後輪驅動」的Model 3 SRP可能不好駕馭,建議升級售價192.99萬元的Model 3 Long Range「四輪驅動」版本,續航力從入門版的409km一口氣增加到560km,更重要的是配置了前後雙馬達,有效提升急加速與惡劣天候行駛穩定性,但「穩定」不代表Model 3 Long Range是一個可以欺負的對象,因為多了一個馬達、強化了電力系統之後,Model 3 LR於0~100km/h加速僅需4.6秒,是的,很接近新世代M3的4.2秒成績!但新世代M3售價預估為500萬元左右,買二台Tesla還有找,相信Model 3 LR的買家沒有人嫌貴!
▲透過雲端持續升級軟體,Tesla車主有越開越順的愉悅感
Model 3 LR已經這麼犀利,那Model 3 Performance不就快到飛天!沒錯,Model 3 P於0~100km/h加速僅需3.4秒,此性能與售價765萬元的BMW M5相當,亦近似於民航機起飛時的加速度!不用多說,會買Model 3 P這種等級的車主幾乎都是行家,理論上技術都沒問題,但還是有一些基本的觀念要釐清,不是Tesla設計有問題,而是全球電動車發展都是這樣的趨勢。
低風阻與軟煞車 電動車二大天敵
目前電動車發展最大障礙在於續航力與充電時間,相對的「性功能沒有障礙」,抱歉打太快了,是「電動馬達的性能與功能都沒有障礙」!既然如此,研發人員當然是將車身設計朝向高續航力(低風阻+輕量化)、高電池容量(片狀電池+密集化)等方面去發揮。為了降低高速行駛空氣阻力,Tesla藉助航太科技與設備研發出超低風阻係數的流線外型,五年前,四門房車風阻係數低於0.26Cd就很了不起,但Model S與Model X一上市就達到0.24Cd驚人的成績!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Audi電動車先鋒e-trone的風阻係數為何,答案是0.28Cd,沒錯,跟Tesla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
高度1.5米以下低風阻係數車款一覽 | |
BMW 5系列 | 0.22 Cd |
M-Benz CLA | 0.22 Cd |
Audi A4 | 0.23 Cd |
Tesla Model 3 | 0.23 Cd |
M-Benz E-Class | 0.23 Cd |
Tesla Model S | 0.24 Cd |
BMW 3系列 | 0.24 Cd |
M-Benz S-Class | 0.24 Cd |
Toyota Prius | 0.24 Cd |
M-Benz A-Class | 0.26 Cd |
數據不含M家族或AMG等性能版本 |
然而低風阻背後的往往要付出「高速行駛下壓力不足」的代價,不利於高速煞車與高速過彎,Audi初代TT跑車頻頻於高速公路上發生翻覆事故,主因就在於高速行駛下壓力不足的問題,解決方法乃是加裝尾翼。當然,高風阻係數不代表高速下壓力就強,但是低風阻係數情況下「高速行駛下壓力不可能太強」!因此車廠目前仍不敢貿然將市售車的風阻係數壓低在0.2Cd以下(少數跑車例外),以免時速達到200km/h以上時直接來個後空翻!試問Tesla Model 3 P的高速下壓力會不會偏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此車的外觀設計本來就是針對高續航力而非高下壓力!察看0~100km/h加速在4秒左右的舊世代超級跑車(新世代超級跑車主動式電子配備太多太複雜無法比較),因當年尚未發展出電子可變空力系統,為了強化高速行駛下壓力,風阻係數都高到匪夷所思的地步。
超級跑車與LSUV風阻係數一覽 | |
McLaren F1 | 0.32Cd |
Lamborghini Murcielago | 0.33Cd |
Ferrari 360 Modena | 0.34Cd |
Ferrari 458 Italia | 0.35Cd |
Land Rover Discovery | 0.36Cd |
Land Rover Range Rover | 0.34Cd |
Porsche Cayenne | 0.34Cd |
BMW X5 | 0.32Cd |
沒錯,風阻係數相當深奧,絕對不是「能用眼睛看、嘴巴說了算」的科學!許多外型極為流暢的超級跑車,風阻係數往往高的嚇人,已達LSUV的水準,如此才能確保高速行駛仍具備足夠的下壓力。所以0~100km/h衝刺性能和Ferrari、Lamborghini跑車平起平坐的Model 3 P,少了超級跑車的超低重心、超寬車體、超大輪胎、高下壓力,高速行駛下唯一能提供下壓力的本錢只剩下「車重」而已!若要將Model 3 P當超級跑車來駕馭,請先掂掂斤兩,評估自身技術夠不夠、八字重不重,以及出事後賠不賠得起!或者是替愛車加上有實質功效的尾翼!
▲外型超流暢的Ferrari 458 Italia風阻係數竟等同SUV!
以上論述真的是壞了性能玩家的興致,畢竟很多人買Model 3就是用來飆的!當然,買到這麼超值的性能車不爽一下說不過去,但建議先從150km/h以內漸漸累積上去,不要一開始就挑戰高難度的高速過彎與極速駕馭,亦可花錢上賽道課程接受專業車手的震撼教育。
此外「煞車系統」亦是多數電動車的罩門,因為電動車非常注重「動能回收」這項綠能指標與增程法寶,減速時馬達都會當發電機使用替電池模組充電,因此不需要採煞車,只要鬆開電門踏板就能感受到強大的制動效果,在都會區行駛一整天,可能都沒有踩過一次煞車踏板,若控制得宜,山路上下坡甚至可以全程不使用煞車!電動車終其一生沒換過來令片或煞車油是很正常的事!所以車廠並不會賦予電動車中等以上的煞車系統,因為多數車主用不到,對於喜愛開快車的Model 3車主來說,原廠設定的制動效能、線性減速、過熱衰退一定不敷使用!
▲加速性能雖媲美超級跑車,但結構設計仍是環保電動車
此外電動馬達雖然有很大的發電制動能力,收油門真的就有很強的煞車功效,但是在時速百公里以上大腳衝刺又突然鬆開電門想要減速時,因馬達轉速過快、發電效能太高、變壓系統未必能負荷,此時可能會有馬達空轉、未如預期出現制動功效的情況!沒錯,這就不是閃尿這麼簡單,駕駛者若未能即時反應踩下煞車就是直接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