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電動車三連發! 量產版《Model C》/ 跨界小車《Model B》/ 純電皮卡《Model V》現場直擊
一年一度的鴻海科技日今日 (10/18) 正式登場,如同先前預告這次活動不僅帶來由純電休旅Model C演化而來的量產版本,同時現場還展出純電跨界小車Model B、純電皮卡Model V兩款自主開發的全新電動車,以及EP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固態電池、半導體等關鍵零組件,鴻海科技創辦人郭台銘更乘坐Model B進場,並與劉揚偉董事長、黃秋蓮總財務長一起搭乘量產版Model C進行動態展演。
由左至右為量產版Model C、純電跨界小車Model B、純電皮卡Model V。(圖片來源:鴻海)
鴻海科技創辦人郭台銘與劉揚偉董事長、黃秋蓮總財務長一起搭乘量產版Model C。
今年鴻海科技日的焦點依然圍繞在從原型車邁入量產階段的Model C,依照劉揚偉董事長在現場所提到的內容,未來量產版Model C應該會規劃性能版、長程版與標準版三種規格,其中長程版將有上看700公里的續航力表現,性能版則擁有460匹最大馬力,可於短短3.8秒完成0-100km/h加速,而標準版採用單馬達後驅配置,提供230匹最大馬力,續航里程同樣具備420公里水準。
未來量產版Model C預料將規劃性能版、長程版與標準版三種規格。
未來將率先掛上Luxgen品牌以「n7」之名上市銷售的Model C,據了解其標準版售價最低將落在百萬內,也應該會是最先交車的版本,然而受到烏俄戰爭等國際因素影響,電池成本持續攀升,各家電動車廠為了反應成本紛紛開始調漲售價,Luxgen也預估近幾年內台灣市場恐怕很難再出現150萬內的中型電動車,並透露目前預購n7或許是可以用百萬內價格買到電動車的最後機會。
量產版Model C針對內裝重新設計,換上直立式中控觸控螢幕與面積更大的全數位儀表,排檔旋鈕也改為方向機柱撥桿設計。 (圖為Luxgen n7內裝)。
拜軸距2,920mm所賜,後座空間相當寬敞,還設有後座出風口跟兩組USB充電孔。
未來可望推出第三排座椅套件,提供5+2型式的7人座車型。
至於定位在跨界小型跑旅的Model B,跟Model C一樣是以同一套模組化電動車平台打造,但車長縮短至4,300mm,車寬縮減到1,865mm,車高僅有1,530mm,受惠於電動車底盤架構,軸距則長達2,800mm,外觀更在Pininfarina設計工作室的操刀下,導入許多前衛元素跟包含車頭導流孔、D柱導流氣簾在內的空力設計,進而造就出比Model C (0.28) 更低的風阻係數 (0.26)。
Model B定位在跨界小型跑旅,外觀導入許多前衛元素搭配創新的空力設計。
動力方面,目前僅知Model B可繳出230匹最大馬力,0-100km/h加速可於6.6秒完成,續航里程來到450公里。比較值得關注的是,未來量產版Model B也可望掛上Luxgen品牌在國內銷售,但因為產品定位走精緻時尚路線,屆時售價可能跟Model C標準版差不多,應該不會落在百萬以內,同時交車時間也還不明朗。
Model B的內裝設計一樣走簡約路線,A柱兩側螢幕可顯示後視鏡頭所傳送的影像畫面。
Model B軸距亦長達2,800mm,雖然是小車格局但空間表現並不差。
兼具乘用車與商用車機能的Model V,是台灣第一款自行設計開發的純電皮卡,同時鴻海也表明Model V是與MIH聯盟夥伴垂直整合應運而生的產品,不僅具備全地形穿越能力,還擁有高達1噸的載重能力以及3噸的拖曳能力。
Model V是台灣第一款自行設計開發的純電皮卡。
不僅如此,仰賴於軸距長達3,220mm,Model V車身採雙廂四門設計,車內提供5人座乘坐空間,後方的貨斗尺寸則達到長1.5公尺、寬1.45公尺、高0.5公尺,車身周圍更佈滿感測器,並搭配電子後視鏡及顯示螢幕整合儀表板。不過Model V的動力數據尚未公布,官方僅透露續航里程可來到420公里,同時電量從20%充到80%可於30分鐘完成。
Model V車身採雙廂四門設計,車內提供5人座乘坐空間。
後方的貨斗尺寸達到長1.5公尺、寬1.45公尺、高0.5公尺。
在關鍵零組件方面,今年鴻海科技日則秀出自行開發製造的「EP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相較於傳統 12V 電機,不僅升級至48V電機,體積同時縮小20%,且搭配ASIL D車輛安全完整性最高等級的控制器,展現鴻海在電機、車用ECU、滾珠螺桿、機構等關鍵技術力;現場同步端出具備安全、耐溫特性的乘用車固態電池,包含了無負極設計、能承受更高工作電壓的材料、以及特殊堆疊封裝等先進技術。零組件展區,端出兼具多種散熱底板結構,能因應電動車各類電力效能需求的碳化矽功率模組;以及電動車載充電器、充電樁、直流轉交流電逆變器、直流轉換器等應用元件;還有1200V SiC MOSFET製程,呈現鴻海在電動車上下游佈局的完整性。
此外,為了降低進入電動車產業的門檻,鴻海也推出HHEV.OS來簡化軟體開發的複雜度,大幅縮短開發的時間。HHEV.OS具有優異的擴充性,符合車規安全,確保即時可靠的傳輸。透過HHEV.OS軟體平台,可以讓電動車設計者聚焦在最有價值的開發工作上,達到產品快速上市的目的,同時鴻海也會向MIH提出申請,讓HHEV.OS成為MIH軟體開放平台的標準。
編輯精選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減少公車夾人風險 歐特明視覺AI偵測技術 近期上路使用
-
《國瑞》主導研發 改裝生產Toyota電動車 化身全台首款純電資源回收車
-
全新世代Mercedes-Benz大G即將登台!9月揭曉,動力選擇超豐富!
-
外傳《雙龍SsangYong》在台暫停導入新車 經銷據點縮至4個 後勤保養據點沒變
-
團結裕隆!納智捷與Nissan將持續推新車 裕隆城去年大賺55億
-
Audi Q4 e-tron 早鳥優惠價200萬元內 即日起於北市信義區品牌概念店展出
-
大改款BMW X3 新增入門xLine車款 249萬元起 門檻賓士GLC更親民!
-
《Kia Tasman》50年磨一劍的韓系皮卡 不是貼牌Hyundai Santa Cruz 挑戰Toyota Hilux與Ford Ranger 已經在台註冊商標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Aston Martin Valhalla 超跑4月登台
-
小改款Tesla model 3 TNCAP測試5顆星 人機介面部分功能未符合規定遭扣分
-
本月入主MAZDA3 & CX-30 享限時高額 0 利率與 5 年原廠保固|王牌之姿撼動級距 MAZDA ACE EDITION 再掀市場熱潮
-
Toyota Land Cruiser FJ 預計年底登場,鎖定緊湊型越野 SUV 市場
-
購車指南|2025年台灣市場1.6升排量車款推薦
-
《中油》汽、柴油各吸收3.8元及2.8元 明(31)日起汽、柴油價格各調降0.2元及0.1元
-
Aston Martin AMR-C01-R:價格超過248萬元的高端賽車駕駛艙
-
Toyota日規Corolla Cross 5月上市|專屬配備令人羨慕
補充,中置駕駛還可以從左右上車,停車再也沒有顧慮。也不用從車道進入駕駛了。
真心期待台灣國產車有天能引領國際。
除了當前熱門的後輪轉向(終極功能就是90度側向橫移),主動懸吊(過彎抑制側傾),自動輔助駕駛之外。
中置駕駛座真心認為是劃時代改革。非常適合新動力汽車。當年也只有McLaren F1做到。
直接解決A柱駕駛盲區問題,還可以多一個座位。現在輔助駕駛的攝影機和雷達都放在車子中央,為何駕駛位在側邊會是正確的安排??電子收費普及的現在,開窗幹活也不是必須,為了幾分鐘的方便,犧牲旅途幾小時的駕駛優勢實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