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速箱》的表現 決定性能輸出的優劣~~【中篇】
圖片來源:Audi
自排則是自動排檔的簡稱,英譯為Automatic Transmission(縮寫是AT),台灣稱為自排《變速箱》。主要是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會自動改變齒輪傳動比的變速裝置,使車主不必手動換檔(不過還是有D檔、S檔及L檔可切換,甚至還有些車款有附加速檔功能)。
▼這就是Audi所推出的Stonic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
圖片來源:Audi
雖然有許多車款採用自動變速裝置,尤其是以往較為老舊的車輛,容易降低了燃油效率和功率,甚至增加油耗。不過,近年來的自排裝置顯著地提高了燃油效率,但仍然略遜於手排裝置。多數自排車款有一定的變速範圍,而後續發明的無段式自排裝置則能連續改變傳動比,其變速方式在機車上已經使用數十年,可是用在汽車上的效果不如機車來得明顯。
圖片來源:Maserati
現今的自排裝置以機械式齒輪變速系統為主,多數是行星齒輪結構,也有少數是固定軸線式齒輪機構。一般具有三、四個檔的自動變速器至少需要兩排行星齒輪結構。亦有一些變速箱是用液壓操縱系統,液壓油在油泵的運作下,推動各種離合器和制動器,使變速器自動地換入各個檔位。而現在開始流行的則是電子控制系統,可利用感測器測出車速、引擎負荷(包含轉速)等參數,轉換為電信號。引擎感應裝置根據這些信號做出是否需要換擋的判斷。
▼自排與手自排車款,僅有配置油門與煞車踏板!
圖片來源:Infiniti
而自排變速分為下列幾種類型,P檔 (Park)則是選擇該檔位時,變速器的輸出軸會被鎖住,車輛的驅動輪便無法移動(舉例:如果事前輪驅動車款,導入P檔後就會鎖住前輪!)。R檔 (Reverse)是俗稱的倒車檔,當變速箱內的倒檔齒輪被結合,便能將車輛往後行。N檔 (Neutral)是將變速進入空檔,無法將車輛進行移動的檔位。
圖片來源:Luxgen
而D檔 (Drive)是最常用的行駛檔位,能夠在一定檔位範圍內自動換擋。再來是 S檔或2檔 (Second)嚴格來說屬於前進低速檔,主要再該檔位下,變速裝置只能在1檔和2檔這兩個低擋位間自動換擋(幾乎常用的路面以上坡為主)。 L檔或1檔 (Low)算是前進低檔,其功能與S檔相似,但只能保持在1檔的位置,另外也可在拖車時使用。
30年前自排車款算稀有… 30年後手排車款變稀有…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AMG動力的中置後驅小跑車《Lotus Emira Turbo SE》抵台 400匹 零百4.0秒
-
VOLVO 為國內首家提供充電樁健檢服務的豪華汽車品牌 推出「充電樁安心檢」活動 致力打造更安全的家用充電環境
-
因為Elon Musk這些言行 讓德國人開始抵制Tesla
-
台灣 Audi 全新電動休旅 Q6 e-tron 正式上市,續航超過 600 公里
-
汎德《BMW F70 M135 xDrive》試駕報導|科技感滿點的小鋼砲 五官大滿足
-
新車預告釋出《跑跑卡丁車 RUSH+》×《Hyundai》再度攜手合作!
-
南陽謎之邀請 主角可能是小改款Hyundai Tucson
-
BMW 2 Series Gran Coupe 登台在即 全新設計與動力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