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限定的安全返鄉路 《蘇花改》第一階段通車實際體驗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身為花蓮人,回家的路一直都很遙遠
對於才剛在農曆春節前體驗過台9線蘇花公路坍方,必須繞道行經中橫與台7線返回北部工作岡位的筆者而言,面對即將在春節時再次體驗的漫長蘇花公路,可說是備感艱辛,所幸臺9線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簡稱蘇花改)趕在農曆年前就已經通車,也讓筆者在今年的返鄉之旅略為輕鬆了些,而筆者也來就這次的返鄉體驗針對蘇花改路況進行分析。
▼蘇花改通車後,提供往返東部地區的駕駛新的替代道路選擇。
圖片來源:Google Map
這次提前通車的路段,乃是全長約9.7km的「蘇澳~東澳段」,其中更包含長度達到3.4km的東澳隧道,而這也是蘇花改三個段落的第一段,只要行經國道5號下最後一個蘇澳交流道後,就能看到蘇花改方向的路牌指示,與原先的蘇花公路入口並不相同,但初期由於開車民眾並不熟悉,如果沿途能再多加些告示牌指示會更好。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蘇花改入口寫明僅限小型車輛通行,兩輪車輛全數被屏除在外。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在一個右彎後就進入了蘇花改的入口,第一個蘇澳隧道,沿途的路況相較於蘇花公路自然是平順舒適許多,雖然道路速限僅有60km/h,但多數駕駛人基本上都依照速限值來駕駛,並沒有出現壅塞的情況,因此沒花費太多時間就輕鬆到達了第一段蘇花改的終點東澳。不過,筆者在從花蓮北返時,在蘇花改卻遇上了車速僅維持在30~40km/h之間的慢車,即便前方無車依然維持這樣的車速,面對僅有單線行駛的蘇花改,碰上這樣的慢車一時之間確實讓人氣結。
▼蘇花改通車後,原本的蘇花公路改編為台9丁,蘇花改則是名為台9線。
圖片來源:Google Map
▼蘇花改沿途限速僅60km/h且僅有單線道無法超車,所幸返鄉途中並未碰上慢車。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另一方面,蘇花改在通車時交通部便明令禁止普通重型機車或是大型重型機車(紅、黃牌)行駛,交通部更表示因為隧道內視線或是空氣品質不佳容易對騎士造成危害,但筆者實際開車進入蘇花改隧道後發現隧道內其實光線相當清晰明亮,空氣並不像雪山隧道般悶熱不透風,對於更需要安全行車環境的二輪駕駛而言,讓二輪駕駛只能行駛危險性較高的蘇花公路,完全是不合理的做法。
▼隧道內的光線其實相當明亮,不論是寬度或是空氣品質都還算不錯,因此讓人不解交通部限制二輪車輛使用的原因。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目前來說,大型車輛與二輪車輛還是僅能繼續使用較危險的蘇花公路。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對於需要往返花蓮地區的駕駛而言,過去蘇花公路可說是花蓮唯一向北的聯外道路,不過由於高頻率的落石狀況導致蘇花公路危機重重,而安全的蘇花改通車後卻是對於行駛車輛有諸多限制,讓許多車輛依然只能行駛危險性較高的蘇花公路,對於用路者而言算是相當不公平的一件事,況且蘇花改身為一般車輛均使用的省道卻限制兩輪等車種行駛,可說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決定。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最後,歷經返鄉來回兩趟的行駛後,筆者認為其實蘇花改的路況或是道路寬度是可以開放兩線道行駛,畢竟當車流量變大時,單線道還是容易造成後方車輛回堵,若是碰上前面有一輛慢車更是會讓後方駕駛相當苦悶,而我們也期待屆時蘇花改三階段道路全數通車後,能夠改變這些讓人不解的限制與措施,讓所有用路人都能享受到安全便捷的用路環境。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最新聲明|《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車輛公會有心人士落井下石 支持車輛國產化
-
國產轎車售價大波動 |《Mitsubishi Lancer》還在賣 促銷後比《Toyota Vios》還親民 《Toyota Vios》縮編 突破60萬大關
-
中國《奇瑞》 重返台灣踢鐵板 全新商標埋伏筆
-
《Luxgen U6 / URX》單月產能 創年度新低 n7持續破千
-
球星郭泓志一同探索NISSAN電動車適配指數 來店試乘限時抽Formula E日本站雙人遊
-
眼鏡蛇車來了!誠萬汽車代理《AC Cars》 台北展間第二季正式開幕
-
Honda HR-V TNCAP測試4星 重要身體部位防護滿分
-
Subaru Crosstrek GT Edition特仕版即將於5/4起全台驚艷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