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性能美學 《渦輪增壓》加持猛~下篇
圖片來源:Mercedes-Benz
其實《渦輪增壓》的裝置就像是一台空氣壓縮機般,透過空氣的壓縮來增加引擎進氣量,而且渦輪增壓主要利用引擎排放的廢氣衝力來推動渦輪本體內的葉片,接著再帶動葉輪的運作,將空氣壓縮後通過管道送至氣缸內。當引擎作動地越大,所排放的廢氣速度及渦輪轉動也越快,使得葉輪運作更多空氣量到氣缸時可以產生更多燃料輸出,因此爆發出更高更大的動力功率。
▼渦輪增壓當初主要來自於航空用途…
不過渦輪本體有分各種不同規格,主要依照車主不同設定來取決哪一種規格的渦輪系統。而渦輪本體面積小、重量較輕盈,但需要一定的廢氣循環的動能才能順利推動,在廢氣壓力未達設定值之前,渦輪本體的效率不高,易造成無法推動渦輪的現象。
▼利用渦輪輔助將RX-7的兩顆650c.c.引擎爆發出280hp的驚人動力…
而且若強制進氣量不足,會因為引擎壓縮比起自然進氣引擎還來得低,活塞下拉時所帶動的作動不足,造成引擎效率會降低。不過只要等到引擎轉速到達所須的領域,動力表現隨即恢復正常,這類型狀況皆被稱為『Turbo Leg』。 (通常這也是渦輪車主最不喜歡遇到的狀況之一。)
圖片來源:Audi
不過說到渦輪增壓的缺點也不少,除了上述的Turbo Leg外,從踩油門的那刻起,渦輪將空氣壓縮進引擎內的時間差距,使得車主無法隨心所欲地開啟渦輪增壓,會讓車主感受略有美中不足。而且通常改裝渦輪增壓的車主,皆會將渦輪設定在某個轉數領域時才開啟。舉例來說以1800c.c.的車改了渦輪並設定在3500rpm開啟,那麼3500rpm以前的行駛感覺仍偏向1800c.c.,到了3500rpm以後到了渦輪開啟才能大幅提升動力,獲得像是2400c.c.排氣量的性能表現。
▼現在國產車款也推出渦輪引擎的配置了~!
圖片來源:Luxgen
而且渦輪本體也是有壽命的,如果保護得當可使用六七萬公里都沒問題,可是如果車主不好好照顧它,可能一兩萬公里就"顧路"給你看。因此想要大馬力輸出,又要兼顧耐用與安全,不僅車主要妥善了解其運作方式及原理,還必須多花心思和金錢去照顧,才能達到最有效的投資報酬率唷!
如果還不滿足,那就朝這輛渦輪蝙蝠車邁進吧! 嘿嘿嘿…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清淡的Type R?!《Honda Civic RS》1.5T+6AT 200匹 預計年底發表 台本快導入來對決Altis GR Sport
-
台灣奧迪積極爭取中|大改款《Audi Q5》燈具更有戲 換上新平台 全面48V輕油電 SQ5 續用V6引擎
-
美國Tesla超充站開放Mercedes-Benz電動車款使用
-
《McLaren》可能與BMW合作休旅車 車身架構則有望與東南亞某廠合作
-
全新 Aston Martin 超跑即將亮相:驚人馬力讓人眼界大開!
-
台灣預計2026年導入|6代《Honda Prelude》首搭二代油電系統 導入S+ Shift模擬換檔
-
Hyundai為Inster推出越野版車型|台灣今年上市有望追加
-
Ford Mustang GTD的座艙配置有趣的內構透視窗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Mercedes-Benz》德國大手筆裁員數千人 自願離職最多可拿約台幣1,790萬元
-
Toyota Land Cruiser FJ 預計年底登場,鎖定緊湊型越野 SUV 市場
-
Ford竟想打造擁有手排的電動車!
-
VOLVO 為國內首家提供充電樁健檢服務的豪華汽車品牌 推出「充電樁安心檢」活動 致力打造更安全的家用充電環境
-
日規Toyota Land Cruiser 300的車機螢幕看起來像台任天堂DS
-
大改款《BMW 3 Sereis》紐北試身手|雙邊雙出尾管好醒目 不可能是M3吧!
-
因為Elon Musk這些言行 讓德國人開始抵制Tesla
-
2025年2月《一般進口車》銷售排行:一樣促銷 兩樣情 Mazda CX-30大量交車 Toyota bZ4X逆境中 Toyota Rav4已經是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