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Corolla Cross》試駕初體驗︱神車接班人的性格與身手
上一篇報導我們詳細介紹了Corolla Cross的市場定位、外型空間還有配備等特點,接著要來體驗的是上路後的動力與操控表現。
延伸閱讀: 《Toyota Corolla Cross》試駕初體驗︱神車接班人的氣勢與肚量
攤開規格表,不難發現Corolla Cross的動力配置跟房車兄弟Corolla Altis如出一轍,一樣準備了1.8升四缸自然進氣引擎、1.8升四缸油電動力兩種規格;其中代號2ZR-FE的1.8升四缸自然進氣引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為早在10代Corolla Altis交棒給11代之前就已經出現,最大輸出也維持在140匹、17.5公斤米。
Toyota Corolla Cross 動力底盤配置 | |||||||||||
車型 | 1.8汽油車型 | 1.8油電車型 | |||||||||
引擎 | 引擎型式 | 直列四缸自然進氣 (2ZR-FE) | 直列四缸自然進氣 (2ZR-FXE) | ||||||||
排氣量(c.c) | 1,798 | 1,798 | |||||||||
壓縮比 | 10.0:1 | 13.0:1 | |||||||||
最大馬力(ps/rpm) | 140/6,400 | 98/5,200 | |||||||||
最大扭力(kgm/rpm) | 17.5/4,000 | 14.5/3,600 | |||||||||
電動馬達 | 最大馬力(ps) | -- | 72 | ||||||||
最大扭力(kgm) | -- | 16.6 | |||||||||
引擎加馬達 | 最大綜效馬力 (ps) | -- | 122 | ||||||||
變速箱系統 | Super CVT-i 無段變速系統附7速手自排功能 | E-CVT 電子控制無段變速系統 | |||||||||
前/後懸吊系統 | 獨立麥花臣附防傾平衡桿/扭力桿式拖曳臂懸吊附防傾平衡桿 | ||||||||||
輪胎規格 | 225/50 R18 (1.8油電旗艦型) | ||||||||||
平均油耗 (km/L) | 14.5 (汽油) / 21.9 (油電) |
比較有話題的反而是由1.8升四缸自然進氣引擎、電動馬達與鎳氫電池組共同組成的Hybrid油電複合動力系統,這樣的組合過去只出現於Prius家族,直到現行第12代Corolla Altis發表後才首度導入國產車級距,接著再進一步延伸到Corolla Cross車系,成為目前第一款搭載油電動力的國產休旅,也擠下Hyundai Kona Hybrid成為目前價位最低的油電休旅。
由1.8升四缸自然進氣引擎、電動馬達與鎳氫電池組共同組成的Hybrid油電複合動力系統。
從帳面數據來看,雖然代號為2ZR-FXE的1.8升四缸自然進氣引擎,在Atkinson循環設計下僅能繳出98匹、14.5公斤米,但配上輸出功率達72匹、16.6公斤米的電動馬達後,最大綜效馬力將來到122匹,起步加速過程中只要電力足夠也能感受到電動馬達輔助驅動的加速力道,特別是開啟Power模式時,引擎與電動馬達會毫不保留地釋放動力,加速感也會隨之轉為強烈。不過受限於馬達驅動特性,這種電能加速力道只有在起步加速時最帶勁,一旦到達馬達功率臨界點就會趨緩,無法持續帶來快感。
開啟Power模式時,引擎與電動馬達會毫不保留地釋放動力,加速感也會隨之轉為強烈。
除了Power模式之外,駕駛者也能選擇Eco模式或EV模式來強化節能效率,例如在Eco模式下只要不大腳油門,儀表板左側的能源狀態表會儘量維持在Eco範圍內以減少油耗;如果要引擎暫停運轉,單純靠馬達驅動,可以切換到EV模式進入到純電行駛狀態,但前提是電量必須超過四格以上,否則系統會以電量不足為由拒絕啟用EV模式。
除了Power模式之外,駕駛者也能選擇Eco模式或EV模式來強化節能效率。
此外,在純電行駛狀態下,記得測試時曾開到時速接近60km/h,不過一越過60km/h引擎就會馬上介入,油門踩太深或是電量不足時也會介入,因此維持在純電行駛狀態的時間算是很有限。但回顧過去試駕油電車的經驗,只要善用減速煞車來回收動能轉換成電力,當電量增加時純電行駛的時間也會拉長,就能跑出相當出色的油耗成績。可惜的是,試駕當天為了趕路,我們並沒有特別去控制自己的右腳,加上怠速時間偏長,沒辦法提供客觀的油耗數據供大家參考。
只要善用減速煞車來回收動能轉換成電力,當電量增加時純電行駛的時間也會拉長,就能跑出相當出色的油耗成績。
作為新世代Toyota車款,Corolla Cross當然也沿用了TNGA模組化底盤,比較不同的是,考量到車重與行李廂容量需求,Corolla Cross將後懸吊改為體積較小、結構相對簡單的扭力樑型式,再重新調整懸吊幾何角度、重新設計懸吊支臂、換上更大的橡膠襯套來減輕一般扭力樑遭遇不平路面時所會產生的彈跳晃動感,藉此改善行路舒適性。另一個特殊之處則在於這套扭力樑後懸吊,還在橫向的ㄇ型鋼樑內額外加入一支防傾桿,作用是為了強化抗扭表現。
考量到車重與行李廂容量需求,Corolla Cross將後懸吊改為體積較小、結構相對簡單的扭力樑型式。
實際上路感受,可能是花蓮段的台9線公路沒有太多可以體會差異的爛路與彎道,只有在壓過人孔蓋、馬路伸縮縫或減速條時,感受到路面傳進車內的震動,雖然震動處理上不若獨立式懸吊細膩,但傳進車內的一瞬間可以發現車體頗為紮實,可以迅速消弭分散震動,同時耳邊還會傳來一聲沉悶的回饋,整個過程仍保有一定的行路舒適性。
路面震動傳進車內的一瞬間可以發現車體頗為紮實,可以迅速消弭分散震動,同時耳邊還會傳來一聲沉悶的回饋。
不過比起路面震動的處理,Corolla Cross的車內隔音表現反而更讓人印象深刻,不管是路面傳來的噪音或是風切聲,在抑制阻隔上都比想像中來得優異。對此原廠強調為了加強隔音,他們特別針對車內底板、行李廂底板、車門膠條、車頂篷、引擎室與防火牆添加隔音材質,再搭配原本胎噪抑制就有不錯表現的Bridgestone Alenza 001輪胎。但需要注意的是,Corolla Cross並不是每款車型都導入相同的隔音工程,如輪拱隔音強化僅限三款油電車型,最入門的1.8汽油安心型也少了引擎蓋隔音棉,因此隔音效果可能會有些落差。
經過一整天的試駕之後,坦白說Corolla Cross的行路表現有點超乎我意料之外,除了保有Toyota車款一貫的輕快好上手特質外,在路面震動與車室隔音的處理上也能令人滿意,雖然有些細節修飾還可以再講究一點,試駕車型逼近百萬的價位多少也會讓人猶豫,但如果把科技含量高的油電動力納入考量,其實Corolla Cross目前並沒有直接的對手,即便是瞄準Honda HR-V、Nissan Kicks而來的1.8汽油車型,憑藉著接單超過5千多張的高人氣,未來還是有機會成為神車接班人,上演隨時在路上車聚的熟悉盛況。
圖片/影片來源:King Autos、和泰汽車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Kia Sportage X-Line 2WD》試駕報導|前衛設計 創新科技 愛家爸爸首選
-
小改款《Ford Kuga Vignale》入門客車版 試駕報導|配備升級半套 足矣! 找不到全套的理由
-
《福斯商旅 ID.Buzz LWB Pro S》試駕報導|動力&置物空間都超充足 滿足七人的純電廂型車
-
跨界旅行 唯一指名 Volvo V90 Cross Country Ultimate B5 AWD
-
《Mazda CX-30 20S Retro Sports Edition》試駕報導|結合轎跑和休旅的完美組合
-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試駕報導|台灣暢銷的縱置休旅車 直六引擎魅力無法擋
-
小改款《Skoda Kamiq》試駕報導|小小改變 大大提升用車體驗
-
小改款《Nissan Sentra》尊爵BOSE版 試駕報導|誠意十足 科技感&便利性有感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