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勢之外,更要有容乃大 ─《Lexus RX 350L》試駕報導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在中大型、甚至中型SUV裡加入第三排座椅,來搶食純載客用多人座MPV / Minivan車款的市場,在當今以跨界SUV為主流的汽車市場,似乎已是見怪不怪的趨勢,而以豪華跨界休旅先驅自居、在全球中大型豪華SUV級距經營已屆滿20年的《Lexus RX》車系,當然也不忘順應消費者需求,將全新第四代RX的車體拉長後懸、並加入第三排座椅,成為一輛5 + 2座的豪華中大型SUV,並命名《RX L》、在2017年11月份的美國洛杉磯車展全球首發。
▼Lexus於17年底洛杉磯車展上首演5 + 2人座的RX L車系,而國內總代理和泰汽車,也幾乎以同步的速度在台北車展上發表嶄新的RX L車系。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向來是Lexus品牌海外最主要市場之一的台灣市場,也在總代理「和泰汽車」的爭取下,於同年年底的台北車展上正式發表全新RX L車系,並與海外市場同步提供350汽油、與450h油電等兩款動力搭配選擇,並以新台幣260萬元起的價格展開銷售,而本次和泰提供予媒體試駕的車型,則是配備滿載的旗艦版《RX 350L》汽油車型。
▼RX L車系在第二排座椅椅背採4 : 2 : 4分離傾倒的設計,而第三排座椅的膝部空間,則得取決於第二排座椅前移的幅度。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Lexus RX L車系車名中的「L」,以一般車迷認知,或許會認為它在軸距方面加長了,實際非也,RX L與標準款RX車系軸距均為2,790mm,RX L車系則是在後懸增加110mm的長度,除可納入第三排座椅外,更能增添車尾廂的置物空間,而RX L車系在外觀可能難以辨識其與RX標準車型之間的差別,但從第二排座椅的配置即可辨別差異,不同於RX六四分離的第二排座椅,RX L車型的第二排均為4 : 2 : 4椅背分離傾倒的設計,這是兩者之間最明顯的不同。
▼若第三排無人乘坐,那麼RX L的第二排座椅可藉由前後滑移、及椅背角度的調整,調整出最舒適的乘坐空間。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為方便第三排乘客上下車,RX L的第二排座椅能以手動方式操作比例左四、右六的座椅分別向前滑移,另外再扳動椅側的拉柄讓椅背前倒,便能讓乘客進出第三排座椅,然而,第三排乘客若是一般成人,那麼第二排乘客的膝部空間肯定得要有所犧牲,才能換取第三排乘客較充足的膝部空間,對於成人的乘客來說,第三排頭部空間會有壓迫感也是難以避免的,就如同近期RX L的電視廣告一樣,擔任主角的小妹妹一直重複「It’s mine, mine.」的台詞,是的,RX L的第三排座椅還是比較適合孩童們乘坐。
▼藉由第二、第三排座椅椅背的調整,RX L在尾廂可提供靈活的空間運用,另外第三排座椅左側還有獨立的空調介面。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RX L在第三排座椅左側另設有「第三區」的獨立空調操作介面,而第三排椅背的收摺,並不像第二排座椅能以手動撥片快速地傾倒,而是要透過車尾廂左側的電動摺疊按鍵進行收摺,而在第三排座椅收摺後,RX L的尾廂也能形成一平整化置物空間,至於第二排座椅這時就能藉以前後滑移、4 : 2 : 4椅背角度獨立調整等機制,創造出寬敞舒適的第二排乘坐空間。
▼RX L的第三排座椅則要使用尾廂左側的電動收摺按鍵進行收納,座椅收納後,更可創造平整化的尾廂空間。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本次試駕的RX 350L旗艦版車型,在前座的駕駛與中控介面,以鞍座的「鋁木鐳雕飾板」、與真皮搭配原木包覆的方向盤為專屬配備識別,另外在駕駛介面左側設置的360度環景影像輔助系統操作鍵,也是旗艦版車型專屬的配置,而整合多項主動安全防護科技的Lexus Safety System+安全系統,以及BSM盲點偵測警示、RCTA後方車側交通警示系統等,均為RX / RX L全車系的標準配備。
▼這次試駕的RX 350L旗艦版車型,內裝以原木搭配真皮包覆的方向盤、與中控鞍座的鋁木鐳雕飾板為專屬配置。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動力傳動系統部份,RX 350L搭載代號2GR-FKS的3.5升V6自然進氣汽油引擎,並透過八速手自排變速箱採四輪驅動,這具V6引擎配置包括VVT-iW進氣閥、VVT-i排氣閥的可變汽門正時系統,還有D-4S燃油直噴系統,輸出數據為294ps / 36.5kg-m,推動空重逾2.1噸的RX 350L,在低速起步的反應仍屬靈敏,油門踩踏的提速表現也算迅速,不過以RX 350L動力心臟的排氣量、與輸出動力來說,國內消費者應該會更希望有搭載8AR-FTS 2.0升四缸渦輪汽油引擎的車型吧?
▼RX 350 / RX 350L均搭載這具代號2GR-FKS的3.5升V6自然進氣汽油引擎,運用在RX 350L車型上的輸出則略為調降,為294ps / 36.5kg-m。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操控感受方面,由於RX L仍屬於高底盤、高重心的中大型SUV車種,而且是多人座取向,在過彎時仍會感受到車輛的足下設定還是偏舒適化導向,在需要車頭指向快速切換的S彎或湯匙彎行進,也還是會感覺到較明顯的重心轉移,即便方向盤操作手感輕盈、指向性也易於掌控,但這部車還是不利於快速的急轉向、或激烈操駕,且RX L的車型設定,本來也就是要讓車上乘客舒適地乘坐不是嗎?
▼3.5升自然進氣引擎搭配八速手自排、採四輪驅動的RX 350L,在SUV高重心的車格設定下,快速改變行進方向還是難以避免明顯的重心轉移感受。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在全球消費趨勢均朝向SUV靠攏的情況下,對於不喜歡傳統多人座MPV / Minivan車款的消費者來說,5 + 2座的中大型SUV無疑是替代的主流車款。
圖片來源:King Autos
Lexus RX 350L旗艦版基本規格表 |
|
售價(新台幣/萬元) |
300 |
車長(mm) |
5,000 |
車寬(mm) |
1,895 |
車高(mm) |
1,720 |
軸距(mm) |
2,790 |
車輛空重(kg) |
2,150 |
最小迴轉半徑(m) |
5.9 |
行李廂容積(l) |
176 – 1,656 |
油箱容積(l) |
72 |
引擎型式 |
2GR-FKS V6自然進氣汽油 |
排氣量(cc) |
3,456 |
缸徑x衝程(mm) |
94.0 x 83.0 |
壓縮比 |
11.8 : 1 |
最大馬力(ps/rpm) |
294 / 6,300 |
最大扭力(kg-m/rpm) |
36.5 / 4,600-4,700 |
變速系統 |
八速手自排 |
煞車系統 |
四輪碟煞 |
前懸吊系統 |
麥花臣附防傾桿 |
後懸吊系統 |
雙A臂附防傾桿 |
輪胎規格 |
235/55 R 20 |
平均油耗(km/l) |
檢測中 |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Nissan Ariya》增程版 試駕報導|淋漓盡致的日本精神 電氣激磁交流同步馬達 行車質感更細緻
-
小改款《Ford Kuga Vignale》入門客車版 試駕報導|配備升級半套 足矣! 找不到全套的理由
-
小改款《Kia Carnival Signature》試駕報導|29萬的Premium Plus套件 讓座艙升級頭等艙
-
《Mazda CX-30 20S Retro Sports Edition》試駕報導|結合轎跑和休旅的完美組合
-
《J Space》搶攻省油市場 八速自排變速箱功不可沒
-
《Mazda CX-60 25S Elite Plus》試駕報導|國產價格就能擁有同級唯一後驅駕馭樂趣
-
《Mercedes-AMG E 53 HYBRID 4MATIC+》試駕報導|油電雙棲!最貼近商務與家用的AMG
-
2025年式《Range Rover Evoque》P250 Dynamic SE 試駕報導|開山闢路 不隨前車腳步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Lexus RZ》更新| 導入電控方向盤&模擬換檔 新增F Sport車款
-
《Lexus UX300h》實車直擊|全車系單一2.0油電 標配LSS+ 3.0 升級12.3吋數位儀表 149.9萬元起
-
《Lexus》全球銷量創新高 台灣成長55% 中國市場成長僅3%
-
中國Lexus推出更入門的RX車型|台灣NX200車主會很有興趣
-
新款《Lexus RX》設計圖搶先曝光 預計本月開始量產 全新入門RX300台灣有沒有機會?!
-
外傳《Lexus》將獨資在中國生產電動車 中國零件使用率高達95%以上
-
日規《Lexus NX250》傳停產 台灣正常販售
-
Lexus新款油電7人座休旅中國上市|內外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