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不等於陽春 ─ 小改款《BMW X1 sDrive20i》試駕報導
身為BMW X休旅家族中的入門成員,現行第二代X1自2015年問世後,累積至去年底全球市場總銷量將近80萬輛,如果加上今年說不定已經打破上一代X1花費7年時間才達到的82萬輛,由此可見第二代X1雖然由後驅改為前驅,但在空間放大、實用性提升的情況下,反而是更符合消費者口味,甚至是取代X3、X5成為家族中的銷售主力。
回到台灣市場,在BMW總代理汎德汽車的規劃下,小改款X1於今年10月正式發表,同時取消了搭載2.0升四缸柴油渦輪引擎的X1 sDrive 18d車型,僅留下搭載1.5升三缸汽油渦輪引擎的X1 sDrive 18i車型,以及搭載2.0升四缸汽油渦輪引擎的X1 sDrive 20i車型,售價則是跟2019年式領航版一樣分別訂在185萬元、209萬元,並沒有隨之調漲或調降。
▲在BMW總代理汎德汽車的規劃下,小改款X1於今年10月正式發表。
不過此次所試駕的X1 sDrive 20i車型,除了原本的標準配備之外,其實還加選了內含前後銀色下護板、銀色下氣壩飾條、銀色車側飾條、緞面鋁質水箱護罩的xLine風格套件 (14萬元),以及LED前霧燈 (1.3萬元),車色也選用BMW Individual系列的Storm Bay Grey金屬漆 (3.2萬元),再將18吋輪圈升級至19吋 (3.2萬元);而改款後的差異在於前保桿重新設計,將兩側進氣孔面積放大,過去為BMW X休旅家族特徵的圓形前霧燈也跟著消失。
不僅如此,一同放大的還有整合主動式進氣調節功能的雙腎形水箱護罩,以及口徑從70mm增加至90mm的排氣尾管,LED頭尾燈則是針對內部光條重新設計,加上改為車身同色塗裝的後保桿下護飾板,整體扮相確實更加搶眼,但也要額外付出選用配備的代價。
此外,為了強化內裝質感,試駕車型同樣透過選配方式,將原本為Sensatec皮質包覆的座椅升級成Dakota真皮材質 (6.4萬元),而且還延伸至前後門板、中央扶手、中控儀表台等處,並搭配同樣需要選配的Fine-wood橡木紋飾板 (2萬元)、包覆及腿部支撐性較佳的雙前座跑車座椅 (3.2萬元),M款多功能真皮方向盤在改款後則被列為全車系標準配備,但X1 sDrive 18i車型少了方向盤換檔撥片。
至於中控台上方的iDrive觸控螢幕,雖然小改前的領航版已經達到8.8吋規格,不過小改款X1全車系更進一步升級到10.25吋規格,同時還提供智能衛星導航系統、無線Apple CarPlay,以及可以跟導航連動的車況抬頭顯示器,唯獨排檔座後方的iDrive控制系統取消手寫觸控功能,幸好對於不習慣手寫輸入的使用者來說應該是不會太介意。
記得文章一開始提到,第二代X1之所以能夠在銷售上繳出優於初代X1的好成績,是因為空間放大與實用性提升,而過去我們也曾拿 X3跟X1比較,發現尺碼小一號的X1在後座椅可以前後滑移、調整椅背傾斜角度的優勢下,其實乘坐空間表現並不亞於X3,空間變化也相對靈活一點,加上試駕車型標配全景式電動玻璃天窗,有助於增加車室明亮度,帶來更為開闊的乘坐感受。
然而有點可惜的是,小改款X1似乎取消了位於行李廂兩側的後座椅快速傾倒鈕,因此如果要利用4/2/4後椅背分離來擴充空間的話,必須得前往後座拉起椅背下方的拉繩,操作上不若快速傾倒鈕方便。
另一項遺憾則是在主動安全駕駛輔助科技方面,小改款X1並未進行補強,依然只標配主動防撞輔助系統 (含行人偵側)、車道偏離警示系統、駕駛注意力輔助系統、倒車輔助攝影、自動停車輔助系統,對照車價不免讓人覺得還有進步的空間。
在動力部分,試駕的X1 sDrive 20i車型搭載代號B48的2.0升四缸汽油渦輪引擎,最大輸出跟改款前一樣設定在192匹、28.6公斤米,並輔以運動化調校的7速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原廠公布0-100km/h加速只需7.6秒,極速可達225km/h。
雖然帳面數據乍看下完全相同,不過實際上路後發現,在關閉循跡開啟Launch Control彈射起步功能的狀態下,引擎轉速已經無法拉到2千轉以上,也因為轉速不夠高,致使一檔起步還需等轉速越過3千轉之後才會有明顯的衝勁,過程中也沒有像以前一樣出現輪胎打滑或扭力轉向情形,推測應該是原廠為了保護變速箱或是降低打滑情形,而刻意去降低彈射起步時的轉速上限。
▲由於彈射起步時引擎轉速已經無法拉到2千轉以上,致使一檔起步還需等轉速越過3千轉之後才會有明顯的衝勁。
儘管如此,將排檔桿切換至S檔或開啟Sport駕駛模式,不靠拉轉全油門加速,其實一樣有讓人滿意的加速力道不斷湧現,變速箱的升降檔反應也相當積極,而且受惠於避震器阻尼設定得宜,即便試駕車型選用19吋輪圈配上225/45 R19失壓續跑胎,但行經不平路面、壓過坑洞或伸縮縫時,並不會讓人覺得太顛或太晃,路感的回饋雖不至於直接但還是能感受到避震器過濾之後所留下的震動,操控感與舒適性之間算是拿捏得剛剛好。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Kia Sportage X-Line 2WD》試駕報導|前衛設計 創新科技 愛家爸爸首選
-
日系小車首選!SUZUKI 新世代ALL NEW SWIFT配備精進大解密
-
小改款《Skoda Octavia Combi RS》試駕報導|性能與家用間最完美的平衡
-
《Range Rover Sport》黯影版 試駕報導|眾多特仕車中 這台最超值
-
24年式《Range Rover Sport P400 Dynamic SE》試駕報導|選配更玲瑯滿目 營造更奢華的車艙空間
-
汎德《BMW F70 M135 xDrive》試駕報導|科技感滿點的小鋼砲 五官大滿足
-
Hyundai Venue小改款試駕報導|LV.2真的實用
-
2025年式《Range Rover Evoque》P250 Dynamic SE 試駕報導|開山闢路 不隨前車腳步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致敬MOTO GP Rossi !! BMW推出M4 CS VR46特仕版
-
汎德《BMW X3》VIP之夜|棒球金牌國手林家正現身 深刻感受到BMW對駕駛體驗的用心與細膩
-
《BMW》上半年全球銷量領先《Mercedes-Benz》|本月指定車款 享高額零利率 & 豪華酒店套裝行程等優惠
-
BMW X1台灣更新年式|入門車型配備升級!!
-
大改款BMW X3 新增入門xLine車款 249萬元起 門檻賓士GLC更親民!
-
348萬元起 最高633公里續行|全新2025年式《BMW iX》純電休旅上市
-
BMW 和《極速快感:桀驁不馴》於第 9 章展開經典合作
-
鼻孔縮小了!賴清德總統座駕《BMW 7 Series》最快今年小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