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yota Yaris Cross》潮玩版 試駕報導|空間大 馬力再大點會更好
本次試駕車款為Toyota Yaris Cross頂規的潮玩版車款,建議售價82萬元起。
Toyota Yaris Cross,車款命名很有巧思的匯集Toyota在台車款的名稱, 讓消費者更有記憶點,品牌行銷上更有餘力。其實這輛車是由Daihatsu大發主導研發,基於DNGA平台打造而來,是Toyota在台灣第一台DNGA平台車款。這樣講讀者們可能沒啥感覺,坐進車內就能清楚知道它與TNGA GA-C平台的Corolla Cross在布局與配備上的差異。全車系3車型,動力編成、懸吊架構、車機系統等都相同,這次試車駕駛的是建議售價82萬元的頂規潮玩版車型,若不在意後座是否一定要有出風口的話,真心建議,71萬元入門的享樂版更適合來做為代步車,搭配政府舊換新等補助後降到66萬元,跟已經停產的掀背車Yaris的63.9萬元,價差並不算大。
試駕車款的車色為雲河灰,在不同光線照射下,有時會偏向黑色。對了,原廠也提供檀木黑車色供選擇。
在品牌最新的Solid Dynamicg設計語彙妝點下,讓這輛Daihatsu大發主導研發的Toyota Yaris Cross與TNGA平台打造的Corolla Cross、RAV4有著十分相似的外觀。因此,車身尺碼是辨認Yaris Cross最快的方式。尺碼為4,310*1,770*1,655mm,車高不到1米7,都會區地下室停車場基本上都沒問題;車長4米3搭配不到1米8的車寬,停車也相對輕鬆。軸距勝過競爭對手MG XS(2,585mm),與Nissan Kicks同為2,620mm。
梯形水箱護罩,搭配外框的銀色飾條,讓車頭看起來更深邃,更有立體感。
全車系標配LED Bi-Beam頭燈。下方沒點亮的LED前霧燈,為頂規潮玩版專屬配備。
全車系都17吋鋁圈,除入門款外,其餘都為圖片中的雙色切削樣式。
外觀上的配備給的相當大方,全車系標配LED Bi-Beam頭燈與LED光條式尾燈造型,本次試駕的高階車款則獨有LED前霧燈,車身也多了銀色後擾流底板及銀色車側飾條修飾。高階車款獨享的還有足踢感應式電動尾門,感應相當靈敏,使用上更加方便。比較可惜的我覺得是鋁圈,全車系統一17吋,落地胎為Bridgestone主打舒適性與溼地抓地表現的休旅車用胎Deuler H/P Sport(215/60R17),若入門車款換成16吋,換胎時荷包會很有感。前擋風玻璃上有兩個車頭偵測鏡頭,但比較可惜的是,全車系都少了LV.2半自動駕駛必備的車道置中。
車側與車尾的銀色飾板為頂規潮玩版專屬配件
LDE尾燈往左右兩側延伸到後葉子板,辨識度極佳。這箭矢造型有點似曾相似,原來是...Lexus!
同場加映雪貂白車色
高階車款除了獨享足踢式感應電動尾門外,中階車款以上標配的Smart Entry車門啟閉系統(俗稱摸門),讓進入車內變得更加輕鬆。高階車款的車內以黑色為基底,搭配藍色縫線與氣氛燈點綴。中控台的硬質塑膠多半使用在較少碰觸的地方,伸手可及之處仍用軟質包覆,手部的觸感還不錯。個人覺得比較可惜的是腿部,駕駛座少了目前市售車款常有的左腳休息區,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副駕駛座因中船採用非對稱式設計,硬塞個硬質隔板在副駕駛座腿部空間附近,膝蓋靠久了有點痛。
中控台以黑色為基底,輔以藍色車縫線,讓鮮紅的雙黃燈開關特別顯眼。
副駕駛座左側有個小置物空間,相當貼心的設計。
中央鞍座椅扶手,前方兩個高低可調的置杯架,後方蓋子打開為淺淺的置物空間&12V車用電源口。不少同業後方置物空間覺得太淺,我到覺得這樣東西比較好拿好放好找。
排檔桿後方為電子手煞車&Auto Hold開關,前方有個滿深的置物空間。
頂規車獨有的單區恆溫空調,冷房效果極佳!
黑色配藍色有點吃色,讓藍色不是那麼顯眼。
駕駛座後方少了地圖袋、非皮質(硬塑膠)方向盤、駕駛座前方少了左腳休息區,以及後座椅背調整開關位置在椅背上方,種種設定都讓我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事後仔細回想一下,阿!這些設計跟第二代Yaris(XP90;2005-2013年)完全一樣。不同的是駕駛坐姿,Toyota Yaris Cross的坐姿比我想像中還高,帶來優異的駕駛視野;全車系標配的車道行駛輔助系統(含車道偏離警示/車道偏離修正輔助/車道行駛輔助),除了有警示音外提醒駕駛快偏離車道外,方向盤也會自動施以微微轉向力道(時速60km/h以上),來提醒駕駛該轉動方向盤,這套系統有助於初次接觸休旅車的朋友們,降低駕駛恐懼感。
後排座椅兩段可調(6度),圖為標準角度。
頂規車獨享的後排中央扶手
後排冷氣出風口下方有兩個Type C充電口。對了整輛車標配的三個充電口都是Type C。
藍色的不只車縫線,車門把手上也有藍色氣氛燈。
另一個Type C充電口在9吋中控螢幕左下方,有個蓋子蓋著,當時沒仔細找,找半天。
雙前座遮陽板的化妝鏡有LED照明燈,相當貼心的設計。
個人覺得,整車塑膠感最重的莫過方向盤。若不喜歡可以選配運動方向盤。
手握著非皮質(硬塑膠)方向盤,以及個人覺得偏重的轉向手感,忽然有種在開三噸半貨車的錯覺。不過踩下油門那刻瞬間把我拉回現實,挾著1,140公斤重的車重優勢,雖然輸出不是特別亮眼(106匹/14.1公斤米),油門輕踩就能帶來十分輕快的起步,以市區代步來說相當足夠。特別要注意的是CVT變速箱搭配自然進氣引擎的特性,想要在短時間內提高車速(像是超車),需要比較多耐心,以及面對拉高轉速時較大的引擎運轉聲。全車系採用前麥花臣 / 後扭力桿式拖曳臂懸吊結構,且前後都配置有防傾桿,搭配偏軟的懸吊阻尼設定,整體而言都會休旅車來說,舒適度算是水準之上,車身動態協調均衡。
6/4分離的座椅傾倒後,底部相當平整。
行李廂標準容積458公升。隱私隔板另外購買。
原本底板下方放置備胎的空間,改成置物空間。可以放私人物品,或是兩個登機箱。
這次試駕時的行李並不多,無法實際體驗到官方需稱後行李廂在後座沒傾倒下就能放置8個登機箱(底板下方2個、下層平躺2個、上層4個直立平躺)的魔術大空間。不過我好奇的是,這輛車的的動力有辦法應付行李滿載的車重嗎?
ACC速度與車距設定按鍵在方向盤右邊。
全車系標配的ACC主動式車距維持定速系統使用起來相當令人放心,加減速過程線性,搭配車道行駛輔助系統使用,雖然少了車道置中,但也能減緩些長途駕駛的疲勞感。列為選配的倒車顯影,個人覺得鏡頭角度偏低,使用時有點不太習慣,建議搭配車外後視鏡使用。開啟大燈後,數位儀表與中控螢幕的亮度會變得比我預期中還低,可說是幾乎沒有背光,由於試駕體驗都在白天,不確定夜間時是否會影響資訊的判讀。掛入D檔時,電子手煞車仍鎖著,得輕踩油門才會鬆開,個人覺得這是相當貼心的設計,降低車輛滑動的風險。
跟車距離三段可選,駕駛模式切換在方向盤右邊
數位儀表有兩種轉速的顯示風格
嬌小的車身與5.2m的迴轉半徑,除了適合穿梭在都會巷弄內外,也很適合開在鄉間小路巡田水!
總的來說,全車系三車型的差別只在於電子設備,以及後排冷氣出風口等。若對空調沒要求的消費者,建議入門車款即可。入門車款的引擎、變速箱、車體架構、中控螢幕尺寸&車機系統、懸吊、行車安全輔助系統(TTS)等重要配備,與高階車款都相同。此外,入門車款採用的是雙環指針式儀表(附4.2吋全彩MID資訊顯示幕),個人覺得它比數位儀表更容易判讀。若對電子配備有所要求的消費者也不用擔心,和泰準備了兩套經銷商選配,內容玲瑯滿目,足以滿足消費者期待。只不過,頂規車款將經銷商選配選到滿後,售價突破90萬大關,比23年式Corolla Altis油電車、Corolla Cross 1.8 Hybrid豪華還貴。特別注意到,TNGA平台與油電動力系統都無法事後加裝,你會怎麼選呢?
列為選配的倒車顯影在矮巷倒車時相當好用
編輯精選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MG4 旗艦版》試駕報導|少了前軸馬達 車屁股很好動
-
《Luxgen n7 五人座亮點版》試駕報導|空間夠大 加速夠爽 科技感十足 唯獨回充煞車力道偏弱
-
《Skoda Enyaq Coupe RS》試駕報導|聰明的跑旅車!少了點性能味 更多的是舒適與貼心
-
Gogoro Pulse Ultra試駕報導|極致般的加速力
-
新世代《Mercedes-Benz E300 運動版》試駕報導|首搭MBUX 3.0 智能大進化 你的自言自語 它都放在心裡
-
小改款《Jaguar I-Pace》試駕報導|全球首款豪華電動車 寶刀未老 24年式價位更有競爭力
-
中華車《J Space 5人豪華型》搶先試駕|8AT LV.2 馬力破百!更能滿足家用需求的商用廂車
-
《Volkswagen ID.5 Pro S》試駕報導|在台首款斜背跑旅車 按摩椅好舒服 越開越爽快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Toyota Yaris Cross》降價 免70萬就能入手 最省油也最親民!
-
Toyota延遲三排純電休旅的生產時辰
-
Toyota這台旅行車有望回歸!搭載新1.5引擎登場
-
只要40萬元配備還超吸引人!印度Toyota推出特仕版Urban Cruiser Taisor休旅
-
Toyota Yaris Cross即將改款!!動力系統更優異
-
海外賣翻的Toyota入門小休旅推特仕款|台灣已註冊登記!
-
2024年10月油耗|中華車《J Space》8速自排更省油 《AMG GT 43》小排量渦輪引擎更省油 Toyota Altis hybrid換鋰電池更省油
-
國民小車Toyota Vios驚喜海外改款!?台灣有望搭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