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集評】大和2.0升手排跑車對決 《Toyota 86》vs《Mazda MX-5》─ 動態感受
圖片來源:King Autos
透過本次專題的前篇 《Toyota 86》vs《Mazda MX-5》─ 發展沿革篇,相信大部分的讀者對於兩款車的背景與歷史脈絡更加清楚,也對於這兩款車的定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是一輛雙門小跑車對上羽量級的敞篷小跑車,兩者在操控表現以及動力性能上又有何分別?本篇就要來探討Toyota 86與Mazda MX-5兩車之間動態感受的差異。本次評比過程,編輯本人也特別邀請了過去有使用GT86賽車參加甩尾賽事經驗的「峰哥」以及在美國有豐富賽車經驗的健身教練「Terry」兩位友人共同參與試駕,並且將他們的觀點整合進下方的試車心得當中。
Toyota 86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多虧了動漫頭文字D,一說到86多數人就會聯想到這款車在山路上行雲流水甩尾的景象,而86的確也是為了駕駛樂趣而生的一款Toyota。雖然在一般道路上試車無法去體驗車尾失控的樂趣,但是仍然能夠從一般駕駛的情況去體驗新年式86的操控表現。首先,必須讚賞Toyota引進搭載手排變速箱的86,雖然這款車的2.0升自然進氣水平對臥引擎所擁有的200hp輸出稱不上強勁,但是搭配手排變速箱之下,其動力與加速感受對於多數人來說已經綽綽有餘。
圖片來源:King Autos
86配置的六速手排變速箱,其離合器踏板的踩踏感覺還算紮實也不會太重腳,排檔行程以一輛跑車來說則稍嫌太長,但是對於大部分的消費者來說還算是能夠輕鬆操作的一輛手排車。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新年式的86為了改善乘坐舒適性,特別改用了德國大廠Sachs的避震器,調整為偏向舒適的設定,一改先前86偏硬的懸吊特性,在水平對臥引擎低重心的幫助之下,雖然側傾變得明顯,但倒不至於影響這款車的操控表現。只不過,在避震器變舒適的情況之下,也過濾掉了些許的底盤回饋,讓新年式86的路感變得比改款前的車型較模糊。
即便如此,86無疑是一款富有樂趣的小跑車,而為了放大86的「樂趣」,原廠特別配置了規格為215/45 R17、偏經濟取向的Michelin Primacy HP輪胎,藉由較低的抓地力來讓駕駛感受瀕臨極限的車輛動態。整體來說,新年式86的動態些微偏向轉向不足,在搭配新的避震器之後,車尾也更加安定。即使如此,若是關閉動態穩定系統,86仍然能夠輕鬆的擺動車尾,因此如果技術不到位,千萬不要逞強關閉動態穩定系統造成車輛失控。
圖片來源:King Autos
不過,此次試駕的這輛86在煞車效能上有著差強人意的表現,在踩下煞車時會發出尖銳的嘰嘰聲,原本猜想是否是使用競技取向來令片的關係?但是在試車過程好幾次重踩煞車之下減速力道卻相當不足,讓人對於煞車的性能沒有信心。可惜,無法確認這是因為原廠設定的關係,又或者是這輛試駕車先前已經被多次激烈操駕造成煞車衰退的結果。
圖片來源:King Autos
Mazda MX-5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由於台灣Mazda並未引進MX-5手排車型,因此這次用來和Toyota 86一較高下的為貿易商導入的歐規手排MX-5。該車主在入手此車以後,即針對原廠MX-5較為不足的地方進行加強,包括換裝TEIN Mono Sport避震器、與原廠規格相同但是重量更輕盈的Rays輪圈,以及對向四活塞煞車卡鉗,因此對於86較為不公平。不過,因為動力系統完全維持原廠設定,加上編輯對於先前試駕台灣馬自達 MX-5 RF的記憶猶新,因此撇開此輛手排MX-5的改裝項目,還是能夠找到和86比較的基準點。
圖片來源:King Autos
這輛MX-5為2015年式的歐規車型,配置六速手排變速箱以及和台灣引進車款相同的2.0升Skyactiv-G自然進氣引擎。和86相比,MX-5僅160hp的動力似乎沒有太多勝算,然而1088公斤的車重卻硬是比86輕了大約150公斤,因此兩輛車的加速感受並沒有太大差異。
圖片來源:King Autos
MX-5手排原廠的離合器無論是接合點或是踩踏力道都相當容易拿捏,排檔行程也明確短捷,單就手排的操作來說會比86來得更有跑車性格,真正「人馬一體」的操作感受也使得總代理自排車型完全無法與其相提並論。此具手排變速箱的齒比配置也相當密,讓MX-5加速時給人輕快迅速的感受,但是也因為如此,使得這輛敞篷小跑車在衝刺時常常一轉眼就達到6700rpm的轉速紅線。雖然一般駕駛和熱血小跑都已經足敷使用,但如果能夠像日規1.5升的引擎一樣延轉至7500rpm或許會更加完美。
圖片來源:King Autos
MX-5原廠避震器的設定一直都相當軟,雖然這讓MX-5在過彎時會產生大幅度的側傾,但是卻也創造出了富有樂趣且容錯程度極高的底盤特性,而這種懸吊設定更讓駕駛者能夠漸進又安全地去摸索這輛車的極限。不過,這種軟調舒適的懸吊畢竟有其極限,因此車主才會升級由日本大廠TEIN所出品的Mono Sport避震器,並且搭配EDFC電子阻尼控制器。
▼EDFC電子阻尼可以藉由G值感應器和車速等資訊控制阻尼強度的變化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實際試駕以後,降低的車身高度以及更高的彈簧與阻尼係數都讓這輛MX-5的路感更加紮實、動態也更為穩定,而一般道路上也沒有犧牲太多的舒適性。在側傾大幅減少之後,這輛MX-5手排的過彎動態更加俐落,連續彎道中重心轉移的反應也迅速許多,但是相較於原廠避震器偏向轉向不足的特性,這輛MX-5在避震器升級以後車尾動態也變得較為激進,因此在過彎速度以及油門的掌握上需要更加細膩。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煞車部分,原廠煞車的效能已經能夠匹配MX-5輕盈的車重,提供足夠的制動力。但是在激烈駕駛例如賽道操駕的情況下,原廠煞車就會需要稍微提早踩下煞車,以免減速不足導致入彎速度過快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車主仍然換上了多活塞卡鉗以配合自身使用習慣。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本次參與評比並且透過豐富賽道經驗分享兩車駕駛感受的峰哥與Terry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協力合作
- 筋肉賽車手-Terry
- 橫移大胖子-峰哥
- 上空老司機-洪小小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J Space》搶攻省油市場 八速自排變速箱功不可沒
-
大改款《BMW 120 M Sport》試駕報導|與入門款價差28萬 除了M Sport 更多的是駕駛樂趣
-
《Peugeot 2008 Hybrid GT Pack Cielo》試駕報導|帶電小獅王 省油省稅省荷包
-
小改款《Nissan Sentra》尊爵BOSE版 試駕報導|誠意十足 科技感&便利性有感升級
-
小改款《Skoda Kamiq》試駕報導|小小改變 大大提升用車體驗
-
《MG4 旗艦版》試駕報導|少了前軸馬達 車屁股很好動
-
《Volvo EX30》試駕報導|動力&置物空間都很多 還將極光帶進車艙
-
Hyundai Venue小改款試駕報導|LV.2真的實用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Mazda 3新款圖曝光|換搭Skyactiv-Z 引擎
-
2024年07月《一般進口車》銷售排行:25年式《Mazda CX-5》競爭力反映在銷量上 Retro Sports Edition特仕車帶來一波銷量成長
-
《Mazda》全新休旅車預告 大改款CX-5要來了?
-
Mazda 6e歐洲發表|超帥尾翼配優異續航
-
2024年6月購車優惠|《Mazda CX-5 / CX-60》百萬零利率 10萬元即可入主Mazda CX-30
-
新世代Mazda CX-5高清照流出|量產日不遠
-
2024年12月《一般進口車》銷售排行:《Mazda CX-5》《Toyota RAV4》產品末期還是賣得嚇嚇叫
-
2024年9月購車優惠|同級唯一縱置後驅休旅《Mazda CX-60》&豪華與科技兼備《Mazda CX-5》 本月享百萬元0利率與5年原廠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