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Level 2自駕水準 ─ 小改款《Hyundai Tucson》試駕報導
自從Honda CR-V、Toyota RAV4紛紛將自家的Honda Sensing、Toyota Safety Sense列為全車系標準配備之後,許多對手為了不落人後,也開始致力於主動安全防護科技的補強,包括上個月剛發表的 小改款《Hyundai Tucson》,除了接單生產的1.6汽油雅緻型,其他車型同樣將Hyundai SmartSense列為標準配備,增加不少競爭的籌碼。
▲小改款Hyundai Tucson除了接單生產的1.6汽油雅緻型,其他車型均將Hyundai SmartSense列為標準配備,增加不少競爭的籌碼。
這套首度導入Hyundai國產車款的主動安全防護科技,一共整合了SCC智慧主動車距維持系統、FCW前方撞擊警示系統、FCA前方主動煞停輔助系統 (含行人偵測)、LDW車道偏移警示系統、LKA車道偏移輔助系統、BCW盲區偵測警示系統、LCA車道變換後方警示系統、RCCW後方交通防撞警示系統、HBA智慧型遠近光燈調節系統、DAW駕駛疲勞警示系統多達10項功能,跟最早使用的Kona相比還多了SCC智慧主動車距維持系統,而且為0-180km/h均可作動的全速域型式,完全停車後3秒內可自動恢復跟車狀態,超過3秒只需輕撥方向盤右側的RES+開關 (即Resume)或是輕踩油門,亦能自動恢復跟車狀態。
此外,SCC智慧主動車距維持系統除了可調整四段車距,同時也能選擇Slow (慢)、Normal (正常)或Fast (快)三種跟車反應時機,若是擔心跟車過程中有外車插入會讓煞車反應過度、因而造成不適,建議可以從這部分去調整。
比較有趣的是,雖然原廠強調小改款Tucson所配備的LKA車道偏移輔助系統,是必須在車輛偏離車道時才會主動介入修正方向盤,不過經過實際測試,其實雙手離開方向盤後系統仍會持續將車輛維持在車道中線,並隨著彎道自動修正方向盤,而且儀表板右上方圖示會以綠色或白色燈號來提醒駕駛是否已經偵測到車道兩側標線,作動方式跟原廠宣稱的有些不太一樣,反而比較接近Level 2的自動駕駛標準。
當然,原廠未強調Hyundai SmartSense可以達到Level 2自動駕駛標準的原因,可能是因為LKA車道偏移輔助系統作動時仍有最低車速限制,同時遇到角度過大的彎道也無法很流暢地控制轉向,但整體來說駕駛確實是可以在高速公路上交由系統進行自動跟車與自動轉向,享受幾乎等同於Level 2自動駕駛所帶來的便利性。
除了導入Hyundai SmartSense,小改款Tucson在外觀及內裝區域也有一些不同以往的差異,其中外觀又以車頭造型的改變最為明顯,包括水箱護罩改為新世代家族設計所採用的特殊六角形輪廓,內部再輔以鍍鉻橫柵與亮黑色格網,而前保桿配合水箱護罩也跟著重新設計,另外試駕車型 (1.6汽油尊爵型)還配備了LED複眼式頭燈、LED矩陣式尾燈及LED前門把手迎賓照明燈,鯊魚鰭天線、黑色車頂行李架也是該等級以上特有的項目,但全車系輪圈升級成18吋渦流狀雙色式樣,並且搭配前後/車側霧銀下護板、矩形雙出鍍鉻尾管來強化運動氣息。
至於內裝的差異則集中在中控儀表台上半部,原本位於出風口中間的音響系統,跟Kona一樣改為獨立於中控台頂端的懸浮式設計,同時尊爵型以上車型還配有可支援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及倒車顯影的8吋多媒體影音主機,但位於中控台下方的手機無線充電裝置、整合於影音主機的AVM環景影像輔助系統、儀表板內的4.2吋全彩高解析車資顯示幕,乃至於8向電動調整副駕駛座、LED前後座閱讀燈、電子防眩後視鏡、電動尾門跟全景式電動天窗都必須晉升旗艦型或柴油旗艦型才能擁有,不過小改前僅見於柴油車型的EPB電子手煞車倒是下放到豪華型以上車型,而且還新增Auto Hold自動駐車功能。
動力部分,試駕車型搭載一具1.6升T-GDi四缸渦輪直噴汽油引擎,最大馬力跟小改前相同依然落在177匹,最大扭力則是從26.8公斤米小幅增加至27公斤米,峰值轉速域則維持在1,500轉到4,500轉,雖然漲幅不大但在7速DCT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的輔助下,起步加速或再加速時都能讓人感受到飽滿的力道,且受限於前驅配置,重踩油門甚至還會出現扭力轉向情形,雖然原廠未公布0-100km/h加速成績,但根據過去測試小改前1.6T車型所獲得的成績,擠進9秒內應該不是問題。
而操控方面因為小改款Tucson升級18吋輪組使輪胎扁平比降低,加上偏硬朗的避震器阻尼設定,因此路感回饋上較小改前清晰,過彎時也能提供足夠的支撐性,進而有效提高駕駛信心,只是比較直接的路感回饋,可能也會讓後座乘客犧牲掉些許舒適性,這一點算是操控與舒適之間難以兼顧的矛盾之處。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新世代《Suzuki Swift》試駕報導|省油 大空間 更加務實的都會進口小車
-
大改款《BMW 120 M Sport》試駕報導|與入門款價差28萬 除了M Sport 更多的是駕駛樂趣
-
《MG4 旗艦版》試駕報導|少了前軸馬達 車屁股很好動
-
Hyundai Venue小改款試駕報導|LV.2真的實用
-
《BMW X3 20 xDrive M Sport》試駕報導|裡外都有大驚喜
-
《福斯商旅 ID.Buzz LWB Pro S》試駕報導|動力&置物空間都超充足 滿足七人的純電廂型車
-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試駕報導|台灣暢銷的縱置休旅車 直六引擎魅力無法擋
-
《Mercedes-AMG E 53 HYBRID 4MATIC+》試駕報導|油電雙棲!最貼近商務與家用的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