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Suzuki Swift》試駕報導|省油 大空間 更加務實的都會進口小車
本次試駕車款為新世代Suzuki Swift,車色為首次登場的黃色。黃車色只提供單一銀色車頂選項。
你心目中理想的都會代步車要具備哪些特點?省油低稅、小巧玲攏、最好有LV.2,還希望是進口車?!全新第4代Suzuki Swift在換上相較舊款壓縮比更大的引擎(代號Z12E),補上LKA車道維持輔助與全速域ACC主動式車距巡航控制等軟硬體配備;將隱藏於C柱的車門把手回歸到車門上後,就像是一個剛過完青春期的小夥子,力氣更大、更內斂、整體更偏向務實。唯一不變的是日本進口的身分,以及帶來令人備感安心的車身紮實度。
歐規車款在外觀上少了霧燈與銀色飾調後,顏色更為單純,看起來多了幾分夢幻感,整輛車就好像從卡通裡面跑出來一樣。
金鈴汽車這次導入的是相較於日規車款,車頭配色更為單一的歐規車。車頭前保桿兩側少了霧燈組,中間水箱護罩也少了銀色飾條修飾,讓整輛車的配色看起來更為一致。本次試駕車款為這次大改款新增的銀(車頂)黃(車身)雙拼色,個人覺得有點像這黃色中帶點綠色,有點像是是萊姆色,與我印象中的計程車黃更顯年輕。車頭45度角度是欣賞這輛車板金線條的最佳角度,環繞車身的腰線折線一覽無遺,往前延伸到引擎蓋縫隙,往後與尾門的折線相交。特別是將原本C柱改為與A、B柱相同的黑色後,整輛車的配色更加俐落、黑黃更分明,看起來更有精神。
新世代車款採用的外雙C造型的車尾燈,辨識度相當高。C柱改用黑色後,讓車身顏色更上下分明。車尾多了側導流板,讓車輛外型更符合空氣力學。
車長不到4米,車子隨便都好停!後車門把手改到車門上,開啟後車門更加便利。
原本引擎在C柱上的後車門把手,在大改款後回歸到車門上,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輛五門掀背車,開啟後車門的時候也更為輕鬆。官方宣稱,將後車門把手移回車門上,以及車尾新增的後門側尾翼後,有助於提升車輛空力學,相較於舊款降低6.5%的空氣阻力,藉此提升燃油效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世代車款搭載的16吋雙色5輻式切削鋁圈,其重量、強度,與空氣力學的平衡比舊款減少約15%的滾動阻力。
全新16吋五輻式切削鋁圈,相較於舊款降低6.5%的空氣阻力。
新世代車款延續舊款所使用的Heartect底盤,以及其小巧玲瓏的車身尺碼優勢。尺碼與舊款同為3,860*1,735*1,480mm,軸距與迴轉半徑也同為2,450mm與4.8m。這樣的設定讓他能更自由自在地穿梭在巷弄間,不到四米的車身長度搭配全車系標配的倒車顯影,在都會區停車也相當便利;車重1,441公斤,想停機械式停車位更不是問題。
有菱有角的L字樣日行燈
在車身尺碼與舊款相同的前提下,新世代車款的後廂標準容積提升到265公升,且開口高度下降11mm ,高度705mm,取放物品更加便利。
後排6/4分離的座椅椅背全數傾倒後,行李廂容積來到最大的597公升。
車內布局方面,採用黑色與淺灰色的深、淺搭配,這種雙拼色鋪陳,給車艙帶來更為年輕的視覺感受。車內配備上的變化並不算大,藉由LCD顯示幕為雙環式指針儀表帶來類數位儀表的視覺感受,只不過儀表中間的螢幕無法顯示繁體中文,好在有圖像輔助,很快就可以上手。中控螢幕升級為9吋,並改為懸浮式設計且能顯示繁體中文字幕,判讀資訊與操作上更為就手。倒車顯影的畫質並沒有我想像中清晰,不過用來判斷車輛與後方距離已經相當足夠。
雙拼色的中控台
冷氣調整區延續使用物理按鍵,使用起來相當方便。
機械式排檔桿
機械式排檔桿前方的type系列充電口
中央沒有扶手,機械式手煞車兩側為電熱椅開關
雙環指針式儀表,搭配中間lcd顯示幕,營造出類數位儀表的科技氛圍。
9吋車機可以顯示多項車輛資訊
9吋車機可以顯示多車輛的里程紀錄,且是繁體中文介面,判讀資料更快更容易。
9吋中控螢幕上面可以顯示胎壓資訊
9吋車機可以顯示動力系統能源流向
9吋車機可以顯示導車畫面
雙前座頭枕在這次大改款後,厚度與高度都增加1公分,躺著休息的時候,頭部可以更加放鬆。布質椅面多少有點悶,試駕當天又熱到翻過去,心裡總想著要是有座椅通風該有多好。充電設備在這次大改款後也獲得大幅提升,排檔座前方增設Type C與Type A充電口,可以為3C用品隨時補充電力,不過這個口外面有個蓋子,使用時要多一分耐心,想要盲插需要技術。比較可惜的是,中控台與中船沒有一個適合放充電中手機的地方(充電座下方的置物空間較窄,手機接上線無法完整放入),但這問題不大,手機支架就能解決。 中船只有個電子式手煞車,以及兩側新增的單一段位座椅加熱按鍵,沒有扶手,開車時手沒地方放。
雙前座的頭枕高度與厚度都較舊款增加1公分
Suzuki Swift大改款後,研發團隊沒忘其家用代步車的本質,將他換上油耗更為出色的1.2升3缸汽油引擎,搭配ISG 12V輕油電動力系統。全新引擎藉由加大汽缸直徑與衝程,讓其排氣量與舊款4缸同為1,197cc,同時也因為汽缸直徑與衝程拉大,讓新引擎的壓縮比由原本的13.0增加到13.9,進而提升燃油效率。新引擎另一個好處是,衝程拉長後,每次活塞移動距離越大,產生的力量越大,所帶來的扭力更大;但也是因為這樣,引擎衝程較長,較不容易提高轉速。讓這套動力系統的扭力輸出雖然比舊款多了3公斤米,但扭力甜蜜點由舊款的2,800轉延後到4,500轉。簡言之,由原本的「低轉速、高扭力」,變成「高轉速、高馬力」的調性。
新世代車款搭載1.2升三缸汽油引擎,搭配可模擬7速的CVT無段變速箱,輔以12V輕油電系統。輸出為81匹/11.4公斤米。
但好在新世代Suzuki Swift車身重量仍在1.5公噸內,與舊款差異不大,所以車輛起步時仍感覺相當輕快,不會拖泥帶水,以市區代步來說綽綽有餘。想要把轉速拉上來,可以藉由方向盤後方的換檔撥片來快速降檔。但因為是CVT無段變速系統的關係,拉轉過程引擎會比較吵雜,這種情況較常出現在大腳油門要匯入快車道或是超車等需要急加速時。此外,考慮到3缸引擎可能會帶來較明顯的震動,設計團當將它引擎腳重新設計,上面有三個吸震的阻尼軟墊;同時,全新的愛信變速箱,讓車輛怠速熄火時,行星齒輪組能與引擎斷開連結,減少震動傳遞到車內。實際感受上,車輛怠速時的震動還是有,但比想像中少很多,開啟怠速熄火後就感受不到震動了;停下車輛與再次起步時,離合器斷開與接合的感覺稍稍明顯。
懸吊方面,新世代車款特強化李子串,以便增加彈簧常數;後懸吊的行程拉大,讓後輪與地面能更貼合。在入彎前的減速,因為後鼓煞的煞車面積加大,以及改用全新的煞車倍力器後,煞車過程十分線性,力道也較為飽滿,車輛在彎中的指向性也相當出色,側傾狀況也不明顯。唯一比較需要耐心的是出彎後全油門時動力湧現感覺慢了半拍,同時也因為CVT無段變速箱的關係,引擎拉轉聲較大。
新世代車款前擋風玻璃上面的偵測器面積更廣,單眼攝影機的角度由原本的37度拓寬到112度,毫米雷搭波也由原本的90度增加到109度。這就讓這次車輛新增的LV.2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用起來倍感安心。此外,自動煞車輔助系統也新增前方碰撞、十字路口對角碰撞、夜間行人碰撞等預警系統,針對行人也多了橫跨、斜向靠近預警等功能。這些安全配備的提升,對於都會小型車Suzuki Swift來說,猶如如虎添翼。
編輯精選
- 2024年06月《國產車款》銷售排行:《Honda CR-V》贏過《MG HS》 Luxgen n7交車數持續破千
- 2024年06月《豪華進口車》銷售排行:《Volvo XC60》促銷力道大 領牌數大增
- 《Nissan Ariya》接單價169.9萬元起 年度配額200輛 最大續航548公里 下訂好禮二選一
- 《Luxgen n7》入手門檻回歸百萬內 年底前增設5個電動車體驗中心
- 《Volvo EM90》業務端透露台灣上市時間點 傳將走出中國 銷往全球
- 大改款《Toyota RAV4》首次曝光 台灣經銷端:可能明年引進!
- 經濟部:中國車來台組裝 將逐步要求自製率 最高達20%
- 《Toyota Vios》傳縮編 國產小轎車恐突破60萬大關 CD播放器將走入歷史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Nissan Ariya》增程版 試駕報導|淋漓盡致的日本精神 電氣激磁交流同步馬達 行車質感更細緻
-
《Mazda CX-60 33T AWD Premium Sport》試駕報導|台灣暢銷的縱置休旅車 直六引擎魅力無法擋
-
《Toyota Corolla Altis GR Sport 2.0》試駕報導|更運動化的國民車 油耗與運動化間最完美的平衡
-
日系小車首選!SUZUKI 新世代ALL NEW SWIFT配備精進大解密
-
24年式《Range Rover Sport P400 Dynamic SE》試駕報導|選配更玲瑯滿目 營造更奢華的車艙空間
-
小改款《BMW X6 M60i》試駕報導|文得很穩 武得很忤 科技感大幅升級
-
《Skoda Enyaq Coupe RS》試駕報導|聰明的跑旅車!少了點性能味 更多的是舒適與貼心
-
《Mazda CX-30 20S Retro Sports Edition》試駕報導|結合轎跑和休旅的完美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