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韻味成熟時 ─ 小改款《Mazda2》旗艦安全型試駕報導
打著「Mazda Premium」口號,Mazda從2017年開始便致力於營造高級感來提高品牌形象,推行至今所謂的「Mazda Premium」理念也都陸續應用於Mazda6、Mazda3、CX-9、CX-5、CX-30、CX-3等車款,而B-segment小車定位的Mazda2,則是在去年7月日本發佈小改款之後才加入行列,時間點算是比較晚。
儘管如此,為了突顯高級化特質,小改款Mazda2跟同門其他成員一樣,不僅著重於外型修飾、內裝質感與配備水平的強化,同時還針對攸關駕乘感受的懸吊、座椅、車艙隔音、電子輔助系統進行改良,1.5升Skyactiv-G汽油引擎的帳面輸出也跟著增加,整體改款幅度可說是比想像中來得大。
首先從外觀來看,有別於過去帶點可愛氣息的車頭扮相,小改款Mazda2特別導入全新的魂動設計語彙,以面積更大的黑色網狀水箱罩搭配延伸至兩側頭燈下方、被稱為「魂動之翼」的鍍鉻飾條,前保桿則是效法Mazda3、CX-3以「Less is more」的減法美學概念簡化造型,並利用兩道水平鍍鉻飾條取代前霧燈,重新設計的LED頭燈組也變得比較銳利,乍看下就好像原本稚氣的小女孩,上了妝、精心打扮後多了幾分成熟女人才有的韻味。
除了改頭換面之外,在車尾區域同樣可發現後保桿也比照前保桿,加入兩道鍍鉻飾條來呼應水平延伸的視覺效果,而尾燈雖然沒有升級成LED型式,但內部燈組已經過重新設計,進一步加強圓形光源的辨識度。除此之外,為了襯托成熟韻味,原廠還為小改款Mazda2換上放射狀造型的亮銀色輪圈,不過尺碼仍維持16吋,配胎規格則為185/60 R16。
走進車內,在車長僅增加5mm、軸距不變的情況下,小改款Mazda2的乘坐空間依然停留在以往水平,跟同級距掀背小車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距,但內裝設計及用料質感明顯較為用心,即便改款後座椅材質由皮革/類麂皮混搭統一改為織布材質,車門內門板也比照處理,不過深藍色織布配上對比強烈的米色縫線,其實可營造出相對活潑又能讓人放鬆的車室氛圍,加上座椅結構重新設計,除了有助於改善背部及腿部支撐性,原廠還宣稱乘坐時能避免骨盆向後傾斜,使背部能保持自然的S型,藉此降低長時間乘坐的疲勞感。
不僅如此,為了優化駕乘感受,小改款Mazda2亦運用新世代Skyactiv-Vehicle Architecture車輛結構技術概念,針對避震器阻尼、後避震上座、變速系統及動力輔助轉向系統進行改良,並升級可控制煞車的GVC Plus G力導引控制技術來減少方向盤修正頻率,提升車輛操控性與穩定性。
▲為了優化駕乘感受,小改款Mazda2亦運用新世代Skyactiv-Vehicle Architecture車輛結構技術概念,針對避震器阻尼、後避震上座、變速系統及動力輔助轉向系統進行改良。
實際上路感受,拜車身尺碼小巧所賜,駕駛著Mazda2穿梭在巷弄街道中,其實不會有太多的負擔,只要專心於眼前路況就算是新手駕駛也都很容易上手,靈活的動態反應跟以往相差無幾。不過加快車速或切入彎道時,則會發現小款後Mazda2在GVC Plus G力導引控制技術輔助及避震器改良之下,已經不太會有傳統日系小車的輕浮感,穩定性的提升算是很有感,但如果想多一點路感來強化駕駛信心的話,建議可以換一組扁平比較低、胎面較寬的輪胎。
此外,雖然1.5升Skyactiv-G汽油引擎的帳面輸出從107匹、14.2公斤米增加至116匹、15.1公斤米,不過由於扭力的增加幅度並不大,轉速域也沒有提前,因此起步加速力道並不像渦輪引擎那樣強烈,但仍保有輕快平順的感受,隨著轉速攀高後半段的加速力道雖然趨緩,但仍可一口氣拉到6千轉之後再升檔,利用高轉延伸性來縮短加速時間,必要時也能開啟Sport模式來延後換檔時機、加快降檔節奏與改變油門反應。
放慢速度行駛,在頂篷內部吸音棉加厚、尾廂蓋上緣增加密封膠條、B柱底部間隙減少、後輪拱增加隔音材質並更換配胎的幫助下,坐在小改款Mazda2的車內確實能感受到路面噪音及風切聲變小,然而或許是引擎室擋火牆並未跟著加強,加速時傳進車內的引擎聲浪及冷氣壓縮機聲音還是稍嫌明顯。
▲行駛間坐在小改款Mazda2的車內確實能感受到路面噪音及風切聲變小。
不過身為B-segment小車,小改款Mazda2仍不忘強化主被動安全配備,雖然未能完全比照日規版本加入MRCC全速域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LAS車道偏移防止系統、ALH智慧型LED頭燈,但依然將SCBS-F前行煞車輔助系統、LDWS車道偏移警示系統列為旗艦安全型的標準配備,全車系亦提供BSM盲點偵測系統、RCTA後車警示功能、倒車顯影系統及全車6具氣囊,就該級距來說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力。
圖片來源:King Autos、場地協助:青禾別苑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MG4 XPower》試駕報導|快到令人作噁的彈射起步 屌打Porsche 911?!
-
小改款《Nissan Sentra》尊爵BOSE版 試駕報導|誠意十足 科技感&便利性有感升級
-
大改款《BMW 120 M Sport》試駕報導|與入門款價差28萬 除了M Sport 更多的是駕駛樂趣
-
《Infiniti QX60》2.0T AWD 試駕報導|舒適度不與排氣量妥協的旗艦休旅車
-
《BMW X3 20 xDrive M Sport》試駕報導|裡外都有大驚喜
-
《Mazda CX-5 25T Retro Sports Edition》試駕報導|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造車工藝 現在入手正是時候
-
《MG4 旗艦版》試駕報導|少了前軸馬達 車屁股很好動
-
《Nissan Ariya》增程版 試駕報導|淋漓盡致的日本精神 電氣激磁交流同步馬達 行車質感更細緻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Mazda歐洲已淘汰MX-5的「2.0升」引擎選擇
-
2024年6月購車優惠|《Mazda CX-5 / CX-60》百萬零利率 10萬元即可入主Mazda CX-30
-
英國Mazda不再販售純油Mazda 2|搭上Toyota油電登場
-
自動煞車故障 美國召回《Mazda CX-90》|台灣馬自達:台灣不受影響 原因曝光
-
2024年式二次小改款《Mazda MX-5 RS》試駕報導|親民手排敞篷跑車 科技配備再精進 滿滿駕馭樂趣
-
新世代Mazda CX-3有望今年推出|轉子引擎也是動力選項
-
新世代《Mazda CX-5》自主研發 最快2025年推出 不會使用Toyota油電技術
-
老車狂吼|MAZDA RX-7最後車型:Spirit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