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最高點《Skoda Kodiaq》《七人座SUV》高海拔行車漫談
本篇不談Skoda《Kodiaq小改款》的更動細節,純粹看風景並聊聊Kodiaq開上公路最高點《武嶺》的感覺。因為國道六號的緣故,昔日從台中開車到日月潭感覺很遙遠,至於上合歡山則是要花5~6小時,但國六通車後3小時可以登頂!時間方面真的差很多,但後果乃是合歡山滿滿的人潮與車潮!平日武嶺停車場就幾乎找不到車位,假日則是塞車塞到山腳下令人茫然,嚴重影響旅遊品質。因此想要上高山呼吸稀薄空氣的車友們,建議規劃平日行程,並預先訂好民宿或飯店以免敗興而歸。
▲背後的高山是奇萊山北峰。上高山建議不要住在高海拔地帶很多人可能會有缺氧、頭暈、噁心、喘不過氣、食慾不佳、睡眠品質差等輕微高山症,除非您的適應能力很好。此外,高山症與體力強弱不一定有關係,運動選手未經適應同樣會有症狀。
▲滿滿的車潮是上武嶺旅遊的一大挑戰!建議安排平日上山,假日就算「半夜」都有車潮來往,看日出與夕陽更是大熱門,觀景台塞到「找不到地方站」都不稀奇!
▲上高山除了山景之外,還有很重要的雲霧和雲海可以欣賞。高海拔地區中午過後容易起霧,但是到了傍晚,雲層高度則是會開始下降,透明度將會瞬間破表,因此不要覺得山區起霧就急著下山,以免錯過畢生難忘的美景。
▲右邊為奇萊山主峰,左邊為奇萊山北峰,來到合歡山,就不能不好好認識一下這二個知名山頭。許多人都聽聞奇萊山的山難事件,事實上奇萊山並不難爬,雖然陡峭但是一天就可以上稜線並攻下北峰,隔天上主峰看日出結束後,下山回到登山口也不過中午的時間,1.5天就可以撿這二座百岳算是輕鬆。山難事件是因為遇到颱風、當年缺乏山屋等避難所、再加上早期裝備不夠防水與保暖所致。
▲右邊為奇萊山北峰,左邊為屏風山,這二個山頭可以連著走,但難度有點高,必須通過滿滿的斷崖,路線缺水而且相當耗費體力,遇到下雨更是危險,不建議新手挑戰。
這次Kodiaq小改款試車的動力為頂規2.0T+4WD,上武嶺基本上是輕輕鬆鬆,就算滿載也不會覺得上不去滿有壓力,但還是要注意一些細節。首先,合歡山區坡度陡、道路窄、經常需要會車、通過盲彎都要特別小心,因此在上坡過程中,許多駕駛都會在直線路段急加速,並在入彎前重踩煞車急減速,這不是一個好的操作方式。
首先乘客很容易因為劇烈的加速減速搖晃動作開始暈車,再加上高海拔缺氧、空氣又乾又冷等催化作用,輕微症狀是下車走路搖搖晃晃,嚴重者就會反胃、嘔吐、頭痛甚至生不如死!如果您不想讓家人一上山就虛脫無力不得不裝死,建議開車不要太猛!可以快,但是要包含溫和漸進的加速與減速動作。
此外高海拔一定會有缺氧問題,車輛扭力一定會下滑,最明顯的徵兆就是油門反應變差,小排氣量引擎就不用說了,但即便是Kodiaq 2.0T渦輪增壓引擎同樣明顯。此時建議儘量不要整個鬆開油門,這樣會浪費渦輪增壓的動能,一旦收油洩壓,之前的增壓工作就等於前功盡棄。因此開車方式習慣重踩與全放開的習慣,上高山最好改一改!油門要有非常豐富的深度變化,而且要漸進,猛踩並不會得到充裕的扭力,慢慢催上去才是正確的方式,減速也儘量不要整個鬆開油門,除非是平路或下坡,否則油門整個收掉後,想要再把轉速催上去就累了!
▲後方是合歡山東峰,難度不高,但是攀爬方向不是從圖中斷崖的這一面!必須繞到背面才是登山口「千萬不要亂爬一通」!多數山難都是走錯路造成的。還有,合歡東峰雖然不難,但是對於沒有爬山經驗的人來說還是非常挑戰,基本上,許多人在合歡山地區「吃一碗泡麵都會喘」!
▲左為合歡主峰,很好爬!因為公路直接開到山頂上頭,只是下方有管制車輛無法通行,但是沿著道路走上去很容易,適合情侶比較不會吵架!不要懷疑,我在山上看過好幾對情侶吵架分手…下山後直接變成別人的女友…。右邊為合歡東峰。
▲想要住在「高山」但是又不希望得到高山症痛不欲生,折衷方案就是清境民宿!圖為清境佛羅倫斯,餐點很棒、價格還算合理,而且可以看夕陽與日出。但是在此地「從停車場走到大廳」體力不好的人還是會很喘很累!
▲這棟很漂亮、看起來很讚很舒適,但是有錢未必能入住,不是天天客滿,而是「這是老闆的家」!
▲清境佛羅倫斯最佳景點除了日出與夕陽,還有建築本身的燈光秀!
▲光是清境這一個景點就可以逛一天以上,加上合歡山區,排個2~3天不為過。因為近期發生火燒山事件,在此呼籲抽煙千萬不要亂丟煙頭,山區雖然寒冷,但氣候相當乾燥,小小火星也很能引燃乾草,而起一發難以收拾。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Mercedes-AMG E 53 HYBRID 4MATIC+》試駕報導|油電雙棲!最貼近商務與家用的AMG
-
《MG4 XPower》試駕報導|快到令人作噁的彈射起步 屌打Porsche 911?!
-
小改款《Kia Sorento》Turbo Hybrid AWD 試駕報導|全新油電四驅 越野能力再提升 內外觀進化程度堪比大改款
-
2025年式《Range Rover Evoque》P250 Dynamic SE 試駕報導|開山闢路 不隨前車腳步
-
新世代《Suzuki Swift》試駕報導|省油 大空間 更加務實的都會進口小車
-
小改款《Volkswagen T-Cross Style Design》試駕報導|不違和的總和 入門車不忘好質感 手煞車也能有LV.2
-
小改款《Skoda Octavia Combi RS》試駕報導|性能與家用間最完美的平衡
-
《Mini JCW Countryman ALL4》試駕報導|最有溫度的性能車 8種駕駛模式 各個溫暖你心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慶祝《Skoda Octavia》在台銷售亮眼 限量免費升級運動套件|運動化懸吊 內外觀 舒適與機能全面升級
-
《Skoda Kamiq》限時優惠|零頭款 首年月付8,888元
-
小改款Skoda Scala 雙動力 100.8萬元起 限時升級10萬配備
-
沒想到中央鞍座也能坐人!《Skoda Vision 7S》展現創意空間新概念
-
中國《Skoda》連展間都跟《Volkswagen》共享 官方稱Skoda是上汽大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Škoda 2024 秋季健檢即日起開跑 秋季愛車健檢,暢享平安,快來預約回廠!
-
台灣排單中 |《Skoda Superb》上市倒數 動力編成曝光
-
小改款《Skoda Octavia Combi RS》試駕報導|性能與家用間最完美的平衡
這真的是少數我看過最好的文章,將車輛和環境的分析充分結合!
傍晚雲層下降的時候真的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