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l FR最終後驅─《BMW 125i M Sport Shadow Edition》試駕報導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對於試駕一款極有可能絕版的車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或許你會好奇,為什麼《BMW 1 Series》會是一輛可能絕版的車型?並不是指以後BMW不再推出1 Series,而是因為往後的1 Series極有可能不再是你我腦海中浮現的那副模樣,況且光是目前同級唯一的後驅設定即將消失,就足夠讓人痛哭流涕,黯然傷神了吧!
圖片來源:King Autos
BMW原廠為了拉長1 Series的戰線,讓現行款能夠持續奮戰到2019年,在不久前為1 Series推出了二度小改款車型,針對內裝介面重新調整,而臺灣總代理汎德也在近期導入了2018年式的二度小改車型,對於熱愛後驅鋼砲的我們而言當然是相當樂見的狀況。正因如此,此回試駕的《BMW 125i M Sport Shadow Edition》更是讓人珍惜萬分。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原廠搭載18吋M款雙幅式719M型,配置前225/40 R18、後245/35 R18胎組。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正如同前面所述,這次二度小改的125i M Sport Shadow Edition在外觀上看起來跟過去並沒有太明顯的差異,不過在Shadow Edition套件的加持之下,再增添了燻黑LED頭燈、燻黑尾燈、黑色水箱護罩、黑色窗框與鍍黑排氣尾管,搭配上全車M款空力套件、M字樣車側銘牌以及18吋M款雙幅式719M型輪圈,帥氣程度一點也不遜於性能車型M140i。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接著把目光轉往125i的車室,其實如果沒有特別提起,對於這次1 Series的內裝介面調整一時之間還真看不出來,畢竟大家對於目前BMW的家族化內裝鋪陳可說是再熟悉不過,非得真拿出小改款前的照片相比才能發現,原廠將中控台造型重新調整,同時改變飾板位置,改置於音響面板及液晶顯示幕之間,其餘則是維持原有設定。
圖片來源:King Autos
▼M款三輻式方向盤握感優異,後方更備有換檔撥片。
圖片來源:King Autos
除此之外,在125i M Sport Shadow Edition車型身上也將新世代iDrive多媒體整合系統、8.8吋液晶觸控顯示幕(118i、120i為6.5吋)、手寫觸控旋鈕、衛星導航、雙前座電動Alcantara麂皮/織布雙材質跑車座椅、M款駕駛休息踏板、M字樣車門檻與黑色車頂篷列為標準配備。安全配備部分除基本的主被動系統與六氣囊之外,主動式防撞警示、車道偏離警示也均在配備清單中。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提到空間表現,那還真的是1 Series最疲弱的項目之一,若是對於車室空間有要求且期望能有開闊空間感的消費者,建議可以直接放棄1 Series,因為他絕不會是你的菜。一坐進前座,馬上就會被兩張麂皮/織布雙材質跑車座椅給緊緊包覆,質感尚可但傾向駕駛的操作介面,馬上就告訴你這是輛給Driver的車而非Passenger。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後座傾倒後行李廂平整性表現還算不錯,仍能展現掀背車型應有的實用性。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對於一位身高170cm的成年男性而言,1 Series的後座空間其實還算是夠用,雖然膝部與頭部空間表現稱不上理想,但透過原廠刻意挖陷的椅面仍能營造出還算舒適的乘坐空間,但這樣的後座空間僅限與兩名乘客使用,雖然你想多載第三位乘客也是合乎法規,但看看後座椅面與地板中央的突起,你可能會開始懷疑中間的乘客能夠承受多遠的旅途。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談完了1 Series的弱點,現在要來看的便是其最誘人之處。125i M Sport Shadow Edition搭載一具B48的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原廠公布最大動力為224hp/5200rpm、31.6kgm/1400rpm,搭配Steptronic八速手自排變速箱,光是想像超過200hp的動力輸出對應嬌小的車身尺碼,除了「樂趣」之外著實找不到更貼切的形容。
▼原廠代號B48的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擁有224hp/31.6kgm的最大動力輸出。
圖片來源:King Autos
▼這具八速變速箱換檔反應與邏輯令人滿意,在Sport+模式下更能展現十足熱情。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坐進125i M Sport Shadow Edition發動引擎,從後方傳來原廠刻意調校的排氣聲浪,雖然離高調狂暴還有一段距離,但已足夠挑動你的慾望,讓你忘卻簡潔的內裝鋪陳,在駕駛模式Normal的狀態下,飽滿動力驅動1400kg的車身堪稱輕鬆愜意,輔以換檔邏輯靈敏優異的變速箱,衝勁十足的動力輸出隨傳隨到,性能氣息不在話下。
圖片來源:King Autos
▼125i原廠公布0~100km/h加速成績為6.1秒。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如果你覺得Normal模式太溫馴,Sport跟Sport+模式絕對讓你無可挑剔,特別是在Sport+模式下可說是馬力全開,踩下油門除了充滿貼背感的加速力道之外,這具八速自排變速箱更展現出猶如過往雙離合器變速箱那般拳拳到肉的撞擊感,搭配上更顯放大的排氣管聲浪,迫得你不用力補下油門似乎不足以回應引擎的熱情奔放,原廠公布0~100km/h加速6.1秒可不是隨便說說。
圖片來源:King Autos
▼Sport+模式下會關閉DSC,啟動DTC動態牽引控制系統,在不切斷引擎動力下容許更多的車身滑移幅度。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另一方面,125i M Sport Shadow Edition配置M款跑車化懸吊系統算是相當貼合,雖然在一般道路上行駛的彈跳感稍嫌明顯了點,但對於125i而言根本就是剛好而以,在山路殺彎過程中都能給予足夠的支撐性與穩定性,輔以Sport+模式下寬限值更高的動態穩定系統,在出彎時刻意多補下的油門能讓125i車尾帶有些許的滑移感受,駕駛樂趣不言可喻。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相較於試駕當日同行的 《630i Gran Turismo》,軸距僅有2690mm的125i在山道中靈活俐落只是基本,頭過身就過的動態反應絕非筆墨所能簡單形容的暢快感,加上靈敏的轉向與底盤回饋,開著125i M Sport Shadow Edition你只想不斷的提高車速探索他的極限,只要你確定副駕駛座的乘客能夠接受或是車上根本沒載人,說是想開著125i一整天在山道中閒晃一點也不誇張。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原本定位為都會小車的BMW 1 Series,獨特的後驅設定就已跟對手Audi A3、Mercedes-Benz A-Class創造出明顯的差異,輔以125i車型優異的動力輸出之後,駕駛樂趣更是成為125i M Sport Shadow Edition的正字標記,只可惜下一代車型將改為前驅設定,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後輪驅動將不復以往,若想追尋200萬元預算最後的後驅掀背鋼砲車型,那麼絕對非125i M Sport Shadow Edition莫屬!
圖片來源:King Autos
BMW 125i M Sport Shadow Edition基本規格表 |
|
售價(新台幣/萬元) |
205 |
車長(mm) |
4329 |
車寬(mm) |
1765 |
車高(mm) |
1411 |
軸距(mm) |
2690 |
車重(kg) |
1400 |
迴轉半徑(m) |
5.45 |
行李廂容積(l) |
360 |
油箱容積(l) |
52 |
引擎型式 |
B48直列四缸渦輪汽油 |
排氣量(cc) |
1998 |
缸徑x衝程(mm) |
82x94.6 |
壓縮比 |
10.2:1 |
最大馬力(hp/rpm) |
224hp/5200rpm |
最大扭力(kgm/rpm) |
31.6kgm/1400rpm |
變速系統 |
八速手自排 |
0~100km/h加速成績(秒) |
6.1 |
極速(km/h) |
243 |
煞車系統 |
四輪碟煞 |
前懸吊系統 |
麥花臣 |
後懸吊系統 |
多連桿 |
輪胎規格 |
前225/40R18、後245/35R18 |
平均油耗(km/l) |
14.2(歐盟EC指令) |
表格整理:King 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Mazda CX-90》試駕報導|日系七人座旗艦休旅車 大空間 大馬力 還很有操駕樂趣
-
《Infiniti QX60》2.0T AWD 試駕報導|舒適度不與排氣量妥協的旗艦休旅車
-
2024年式二次小改款《Mazda MX-5 RS》試駕報導|親民手排敞篷跑車 科技配備再精進 滿滿駕馭樂趣
-
《福斯商旅 ID.Buzz LWB Pro S》試駕報導|動力&置物空間都超充足 滿足七人的純電廂型車
-
《Nissan Ariya》增程版 試駕報導|淋漓盡致的日本精神 電氣激磁交流同步馬達 行車質感更細緻
-
2025年式《Range Rover Velar P250 Dynamic SE》試駕報導|車艙更有氣氛的越野休旅車
-
《Volkswagen ID.5 Pro S》試駕報導|在台首款斜背跑旅車 按摩椅好舒服 越開越爽快
-
《Mazda3 20S Retro Sports Edition》試駕報導|內外裝質感領先同級 同樣90萬內 何不選日本進口掀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