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與科技的拉扯─《Infiniti QX50》旗艦款試駕報導
儘管早在多年之前,《Infiniti》就透過《FX》以及《EX》兩支車系,搶攻目前火熱的豪華跨界休旅市場。不過,在改款成為《QX70》與《QX50》之後,原先所搭載的大排氣量V6引擎,卻在當今的潮流之下,顯得沒那麼樣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與期待。於是,Infiniti在QX50世代更新上,投注了相當多心力,不但導入模組化的底盤平台設計,更植入自主開發的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引擎,期望為QX50,甚至是Infiniti家族產品線帶來全新的樣貌。
▲對於Infiniti而言,QX50是新一代產品陣容的開端。
由於跨界休旅市場的興盛,加上原廠對於QX50的期待,Infiniti Taiwan在2017年年底於臺北南港展覽館舉行的2018世界新車大展中,也將甫於2017年洛杉磯車展發表的新一代QX50引進臺灣展出,搶先讓臺灣民眾一睹Infiniti新世代休旅產品的樣貌。而時間演進至第4季,QX50也在Infiniti Taiwan的規劃與設定下,正式來到臺灣市廠上市販售。這次,《國王車訊》也透過配備最完整的QX50旗艦款,來一同感受Infiniti新世代休旅產品的魅力。
不變的日式優雅
比起線條剛直的德系豪華品牌,Infiniti在車款的設計風格上,一直維持著自有的獨到詮釋。不刻意運用筆直、鋒利的線條,強調工藝技術的精準,Infiniti的車款,始終有著更接近於生物的肌理線條,也帶有更多的流動感。
▲Infiniti的外型設計,一直強調流動的視覺感受。
基本上,QX50的外觀造型,延續了Infiniti在新世代Q60所採用的設計筆觸,新設計的Double-Arch雙弓式水箱護罩佔據車頭相當大的面積,搭配兩旁從狩獵者式頭燈演化而來的星立方式LED主動式頭燈 (旗艦款標配) ,還有霸氣的甲盾式引擎蓋。與改款前較為斯文的樣貌相比,新一代的QX50的車頭正面要顯得更有氣勢。
而車尾則依然保留下Infiniti家族共通的新月型D柱,讓Infiniti的家族設計元素清晰的留在QX50身上。並且植入呼應頭燈造型輪廓以及LED晝行燈線條的曳光式尾燈,除了為QX50帶來更為獨特的視覺辨識度,而且也帶來更具整體感的照明辨識度,讓QX50的設計更為完整。
不過,QX50外觀造型最主要的調整,在於整體尺碼的修改,車長4,693mm、車寬1,903mm、車高1,678mm以及2,800的軸距,與改款前相比,雖然車長與軸距分別縮短57mm與80mm,但車高與車寬則增加103mm以及63mm,再加上改搭橫置引擎的底盤平臺,還有更偏向於傳統SUV的輪廓比例,雖然尺碼並沒有明顯放大,甚至是較為緊湊,但可以換來的,是更為寬敞的座艙空間與使用機能。而空間機能的表現,也正是SUV使用者所期待的部分。
在空間提升的座艙中,Infiniti也引入線條更為柔和,乘坐感受更無壓力的座艙設計。當然,與前代相比,是更科技化且操控介面更為直覺的設計。與Q50與Q60等Infiniti新世代家族車款相同,QX50在改款後也導入由上8吋、下7吋兩組觸控螢幕組成的InTouch雙螢幕主控台。但放大了儀表板中央彩色螢幕的尺寸,且旗艦款車型還標配HUD抬頭顯示器,讓QX50有更接近於目前民航機「玻璃駕駛艙」的設計概念,使科技感更向上升級。
只是,比較可惜的是,雖然雙螢幕主控台可以讓上方螢幕獨立顯示導航資訊,透過下方螢幕操作車輛設定等功能,與目前Audi與Jaguar Land Rover等品牌的新世代多媒體資訊整合系統的設計概念類似,甚至更早一步配備在量產車上。但是,可透過下方螢幕操作的車輛設定並不多,且導航系統的使用方式也較不直覺,再加上缺乏Apple CarPlay或者Android Auto等智慧型手機連結等功能,整體的使用便利性並不如預期。
但新一代QX50車內最主要的重點,還是空間的升級。由於車寬與車高增加的緣故,讓外觀輪廓更接近於一般的SUV,雖然還是帶有跑車般的線條比例,但整體的開闊感更為出色。再加上改為橫置引擎前輪驅動基礎的模組化平台,也讓前後的空間再向上升級,Infiniti甚至為其植入具備座椅位置前後滑移與椅背角度可調的後座座椅,讓後座的乘坐舒適度可以有效升級,更符合SUV使用者的需求。
另外,還配備有後座椅背6/4分離傾倒與一鍵快速傾倒功能,能夠讓行李廂空間從895公升迅速拓展至1,699公升的水準。而且,光是滿載5人的行李廂容積,就比前代增加368公升,直列放入嬰兒車,或者收納3組高爾夫球具袋都不成問題。再加上旗艦款標配的體感開啟式電動尾門,還可以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讓QX50的實用性更向上升級。
從Safety Shield到ProActive
以往,Infiniti一直以Safety Shield作為溝通方式,強調其完整而全面的安全配備。而今,則改以ProActive稱呼,溝通Infiniti在新世代車款內植入的智慧駕駛科技。在QX50旗艦款上,標配有整合Stop & Go功能,且速度設定範圍介於32km/h至144km/h之間的ICC全速域定速系統,也就是一般稱為ACC的主動車距控制系統。還有能在5km/h以上開始作用,偵測與前車之間距離,並在必要時控制節流閥與煞車,避免追撞事故發生的DCA車距控制系統,減少駕駛分心而發生意外的機率。
同時,還配備有可偵測前方兩輛車,並在有意外發生風險時給予警告的PFCW超視距追撞警示系統,以及整合行人偵側的PFEB自動煞停輔助。搭配BSW盲點警示系統、BCI倒車後撞預防系統,以及整合MOD動態物體偵測功能的360度環景顯影系統等,建構足以降低事故發生機率的主動式駕駛安全輔助系統,使QX50更加智慧化。
植入首款可變壓縮比汽油引擎
被視為是QX50改款重點的,還有引擎室內的2.0升VC-Turbo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引擎。Infiniti透過獨特的壓縮比變換控制連桿,改變活塞的上下止點之間的高度,進而改變引擎的壓縮比,能夠讓2.0升VC-Turbo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引擎的壓縮比在8:1至14:1之間自由調整,以達到兼顧性能輸出以及燃油效率之間的目的。在這樣的設計下,可以輸出268匹的最大馬力還有38.7公斤米的最高扭力,配合著新一代的Xtronic CVT無段式變速箱,即使是搭載四輪驅動系統的旗艦款車型,還是可以繳出11.6km/L的平均油耗。
不過,有趣的是,一般駕駛搭載CVT的車款時,總會有種動力輸出遲緩的感受。但Infiniti刻意將這具變速箱調整的更接近於自排變速箱,踩下油門踏板加速時,不會感受到引擎轉速與動力輸出是兩種無法互相搭配,而像是一般自排變速箱般,會有檔為切換的些許頓挫,引擎轉速也會隨之變化。甚至,重踩油門踏板時,雖然最初還是帶有CVT的反應,但隨之而來的是更為直接的加速感受。這樣的調校,也讓QX50顯得更為活潑、有勁,並使QX50適合在市區道路中穿梭,更對於新世代的Xtronic CVT變速箱有所改觀。
但是QX50畢竟還是車重來到1,884公斤,車高也具有1,678公斤的SUV產品。雖然底盤的穩定性不俗,旗艦款還有四輪驅動系統協助分配扭力,以給予更出色的循跡性。但是因為車重與車高的關係,過彎時的慣性還是相對明顯,相對來說,側傾的感覺還是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放慢速度,以較為保守的方式在山路行駛。不過,QX50整體的靜肅性,還有舒適化的懸吊設定,能夠帶來相當出色的行路質感,帶來更符合豪華車的乘坐與駕馭感受,也讓QX50具有更符合豪華車車主期待的性格。
除了SUV難以避免的側傾之外,Infiniti視為是安全配備重點的DCA車距控制系統,卻在駕駛時給人帶來了幾分困擾。當與前車之間的距離被系統視為是有風險時,系統便會主動介入,將油門踏板回彈,或者直接控制節流閥與煞車,減少動力輸出。試駕過程中,便多次在高速公路超車時主動介入,使得變換車道、超車的動作遭到干擾,甚至切入內側車道之後,卻未能獲得對應的動力輸出,而使得車速下降。如果,後方出現高速接近的快車,其實是有潛在的風險。如果想要獲得DCA車距控制系統的防護,或許,只能順順的跟著車流前進,才不會受到科技的影響。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新世代《Mercedes-Benz E300 運動版》試駕報導|首搭MBUX 3.0 智能大進化 你的自言自語 它都放在心裡
-
小改款《Ford Kuga Vignale》入門客車版 試駕報導|配備升級半套 足矣! 找不到全套的理由
-
跨界旅行 唯一指名 Volvo V90 Cross Country Ultimate B5 AWD
-
《Luxgen n7 五人座亮點版》試駕報導|空間夠大 加速夠爽 科技感十足 唯獨回充煞車力道偏弱
-
小改款《Toyota Corolla Cross》油電旗艦試駕報導|本質好 舊系統稍加強化就跟得上時代
-
《MG4 XPower》試駕報導|快到令人作噁的彈射起步 屌打Porsche 911?!
-
《Mazda CX-90》試駕報導|日系七人座旗艦休旅車 大空間 大馬力 還很有操駕樂趣
-
《Toyota Corolla Altis GR Sport 2.0》試駕報導|更運動化的國民車 油耗與運動化間最完美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