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

 

身為現任三代Mazda3車主,還記得當初考量到後座空間及行李廂容量,忍痛捨棄了原本屬意的CX-3,同時礙於預算與機械式停車位的限高問題,也無法直上CX-5,最後只好選擇五門掀背型式的Mazda3。

然而,或許是有一樣困擾的消費者不只我一人,Mazda在發表完第四代Mazda3之後,為了填補CX-3跟CX-5之間的產品空缺,特別打破命名規則推出一款名為CX-30的全新跨界休旅,並強調CX-30是針對都會用車的小家庭客群所設計,無論車身尺碼、空間表現或駕馭感受都是恰到好處,剛好可以解決無法直上CX-5又不想屈就於CX-3的困擾。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CX-30的車身尺碼介於CX-3跟CX-5之間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CX-30的車身尺碼介於CX-3跟CX-5之間

坦白說,CX-30的出現確實可以滿足一般小家庭的空間需求,也能彌補CX-3空間偏小的遺憾,但不要抱以過度的期待,原因是CX-30雖然與新世代Mazda3共用車體平台,不過車長 (4,395mm)比五門Mazda3短了65mm,軸距 (2,655mm)也短了70mm,因此即便在車高上佔了優勢,實際坐進後座仍可發現,膝部空間並沒有比較出色,以自己174公分的身高為基準,膝蓋跟前座椅背之間大約剩下一個拳頭加四指幅的距離,而頭部空間仰賴於頂篷上推、著坐點降低,大約還剩下一個拳頭的距離,橫向空間則是跟Mazda3相差無幾。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CX-30車長及軸距較Mazda3來得短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後座空間示意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膝部空間剩一個拳頭加四指幅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頭部空間剩一個拳頭

儘管CX-30的乘坐空間只能算充裕還不到寬敞程度,但行李廂容量可以達到430公升 (旗艦進化型為422公升),比五門Mazda3的327公升足足多了103公升,同時行李廂開口最寬為1,020mm,開口下緣距離地面高度也只有731mm,尾門內側略為內凹的設計則是方便放置往上堆疊的行李,如果需要更大的空間也能透過6/4分離將後座椅背打平,最大可以擴充到1,432公升 (旗艦進化型為1,424公升)。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行李廂容量可達430公升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後座全打平可擴充到1,432公升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旗艦進化型配有重低音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旗艦進化型配有電動尾門

從外觀來看,CX-30跟Mazda3一樣採用最新的魂動設計美學,以鈑件上光影折射取代複雜的鈑件摺線,但為了突顯跨界氣息,車身周圍包括四個輪拱都裝有大面積的黑色防刮塑料,其中輪拱部位原本以為會有點突兀,但接觸到實車之後發現輪拱其實有點外擴,從其他角度看並不會覺得突兀,配上帶點灰色金屬光澤的18吋輪圈,視覺比例算是剛剛好。值得一提的是,CX-30雖然比CX-3大上一號,但考量到機械式停車位的限高問題,車高依然維持在1,540mm,並將車頂天線整合到後擋玻璃,進一步減少車高限制。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CX-30一樣採用最新的魂動設計美學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CX-30一樣採用最新的魂動設計美學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以鈑件上光影折射取代複雜的鈑件摺線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帶點灰色金屬光澤的18吋輪圈

此外,相較於只有四種車色可選的Mazda3,CX-30則是一口氣準備了九種車色,如試駕車所選的車色即是首度加入的「極境灰」,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會呈現出「灰中帶藍」的獨特美感,但色澤又比時下流行的水泥灰再深一點,重點是不用額外加價,也不像御鐵灰、飛梭銀、鈦金棕、極粹白需要接單生產。

▲試駕車所選的車色即是首度加入的「極境灰」,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會呈現出「灰中帶藍」的獨特美感。

同樣有配色上展現創意的還有內裝,有別於Mazda3僅有單一黑色系,CX-30依不同車型提供棕/黑色系、藍/黑色系兩種內裝配色,如果是旗艦進化型還能選用黑色或白色真皮座椅,質感優於頂級型及旗艦型的黑色人造皮革,以及入門尊榮型的織布材質,其他專屬於旗艦進化型的配備還有駕駛座8向電動調整、駕駛座記憶功能、Bose環繞音響系統含12支揚聲器,至於7吋TFT全彩數位儀表板、8.8吋中央資訊顯示幕、Apple CarPlay / Android Auto連結功能則為全車系標準配備。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內裝可選/黑色系或藍/黑色系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中控儀表台的設計架構跟Mazda3相仿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8.8吋中央資訊顯示幕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前座中央扶手面積頗大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7吋TFT全彩數位儀表板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排檔座整合多功能旋鈕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旗艦進化型配有駕駛座8向電動調整及記憶功能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後座設有空調出風口

在主被動安全部分,CX-30幾乎比照Mazda3的標準,提供全車7具氣囊、MRCC全速域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SBS 智慧前行煞車輔助系統、BSM盲點偵測系統 (附RCTA後車警示功能)、LDWS車道偏移警示系統、LAS車道偏移防止系統、DAA駕駛疲勞警示系統、CTS巡航模式車道維持輔助系統、SBS-R智慧倒車煞車輔助系統、SBS-RC智慧後車盲區煞車輔助系統、360度環景輔助系統。雖然後面四項配備僅限旗艦型以上車型,但其他包括MRCC全速域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在內均為全車系標準配備,這一點頗能迎合目前消費者的喜好。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主動安全與駕駛輔助功能選單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主動安全與駕駛輔助功能選單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主動安全與駕駛輔助功能選單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主動安全與駕駛輔助功能選單

可惜的是,經過柴油引擎風波之後,台灣馬自達對於動力規劃似乎有些保守,不管是CX-3、CX-5、Mazda3、Mazda6幾乎都是以2.0升Skyactiv-G自然進氣汽油引擎為主,連最新導入的CX-30也不例外。不過基於最大輸出一樣設定在165匹、21.7公斤米,車重卻增加到1,408公斤,CX-30在全油門下的加速感不若Mazda3輕快,但靠著積極的降檔反應,過程也不至於會有溫吞的感受,必要時還能開啟Sport模式或是手動換檔將轉速維持在輸出甜蜜帶。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CX-30的加速感不若Mazda3輕快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2.0升Skyactiv-G自然進氣汽油引擎

體驗完熟悉的動力配置,接著來說說CX-30的操控與行路質感。受惠於車長較Mazda3縮短65mm,其實CX-30在彎道中的表現並不亞於Mazda3,只是在休旅設定的離地高之下,過彎時的側傾幅度較Mazda3明顯,但不影響整體穩定性與流暢度,一開始不夠直接的煞車回饋,也在來令片與碟盤達到一定的磨合程度之後恢復應有水準,加上GVC Plus動態管理系統的輔助,幾趟下來又讓人了解到所謂「人馬一體」的駕駛樂趣。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CX-30的彎道表現並不亞於Mazda3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休旅設定的離地高使側傾較明顯
  • 如果那年沒買馬三 ─《Mazda CX-30》旗艦進化型試駕報導路面碎震的處理優於Mazda3

放慢車速行駛在市區街道,這時候可以感受到CX-30同樣在NVH工程下過苦工,無論是車室內的靜肅性或路面碎震的處理都有相當出色的表現,其中路面碎震的處理甚至優於Mazda3,而原因應該跟懸吊行程較長、輪胎扁平比較高有關,這也使得CX-30的行路質感更加優異,舒適與操控之間的拿捏相對均衡,再度突顯出不同於Mazda3的產品特質。

編輯觀點

試完CX-30認真覺得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或許當初的選擇不會是五門Mazda3,畢竟除了基本的空間需求、停車位限高問題,行路舒適性也是考量的重點,當然前提是必須先準備百萬元上下的購車預算......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加入粉絲團 加入好友 追蹤IG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請將圖片拖曳至框線內

回最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