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環級運動選手─新世代《Audi TTS Coupe》進化有感,試駕報導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正當由巴西主辦的第31屆里約奧運如火如荼展開,從各國脫穎而出的頂尖選手背負著使命,無不為了站上頒獎台爭取榮耀,在賽場上努力奮戰,同樣地這次所試駕的新世代《Audi TTS Coupe》,如同運動選手般也擁有著一身好本領,雖然論等級依然屈居於 TT RS之下,但各方面進化有感的表現,倒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在Audi Taiwan的規劃下,去年7月隨著 第三代TT抵臺發表,TTS Coupe也以312萬元的價格同步登場,較標準版本的TT 45 TFSI quattro車型多了66萬元,但相對也換來更有特色的外型扮相、更有質感的內裝鋪陳,以及讓人更想躍躍欲試的310匹強悍輸出,至於這筆交易划不划算,相信看完本文的介紹後,還在抉擇之中的人,心裡應該很快就會有答案。
誰說跑車不該上鍍鉻?
從初代的評價兩極到上一代開始向R8看齊的家族化設計,歷代TT外型無論如何演化總是能保有極高的辨識度,以簡單銳利的線條勾勒出力與美結合的動感身形,到了這一代同樣遵守圭臬,在差異不大的輪廓架構下導入更多的銳利元素,其中又以車頭造型最為搶眼,不僅比照當代R8換上新世代家族化設計的六角形水箱護罩/進氣壩,同時頭燈也走銳利化路線,而TTS更配備內建極線LED識別燈的全LED極光頭燈組,流露出比TT 45 TFSI quattro炯炯有神的肅殺目光。
▼上圖為本文試駕的TTS Coupe,下圖為TT 45 TFSI quattro。
圖片來源:King Autos
▼上圖為本文試駕的TTS Coupe,下圖為TT 45 TFSI quattro。
圖片來源:King Autos
不過相較於全LED極光頭燈組,TTS跟TT 45 TFSI quattro最顯著的差異,其實是在後保桿下分流器與四出排氣尾管的設定,以及車頭鍍鉻裝飾的多寡。記得第一次看見TT 45 TFSI quattro時,由於其水箱護罩/進氣壩採亮黑色橫柵式設計,僅於外緣環繞一圈鍍鉻飾條,搭配上雖然不難看,但總讓人覺得少了一股氣勢,不若TT RS所採用的蜂巢網格狀設計。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而TTS雖然也是採用橫柵式設計,但每道橫柵均加入3D鑽稜切割的立體鍍鉻飾條,細看下可以發現作工相當精緻,同樣的設計也出現在兩側進氣口,再搭配鑲嵌於其中的TTS專屬徽飾,以及取代亮黑色的深色霧銀塗裝,整體車頭造型的氣勢明顯更勝TT 45 TFSI quattro,也很難想像過去多半運用在強調豪華格調的鍍鉻材質,竟然能為TTS這款風格獨具的小跑車帶來畫龍點睛的效果。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揉合科技的戰鬥駕駛氛圍
收拾驚豔的心情,接著將焦點移到座艙內,延續近代Audi新車如R8、Q7、A4等車系所導入的Audi virtual cockpit全數位虛擬駕駛座艙設計概念,在TTS車內也能發現方向盤後方的儀表板已經改為全液晶顯示的12.3吋數位儀表板,可藉由高解析顯示效果與高階圖像處理器進行各種不同介面的切換,並整合MMI中文化多媒體資訊娛樂系統,將MMI功能操作/設定、旅程電腦、藍牙免持通訊裝置附音樂傳輸功能、空調系統設定、檔位顯示、Audi可程式車身動態系統控制,乃至於原廠繁體中文衛星導航系統全數歸納於儀表板顯示,比起上個世代還處於中控螢幕主機顯示的階段,現在駕駛者大可不必轉移視線,只要專注於前方的數位儀表板,再透過位於方向盤左側的View鍵/返回鍵切換顯示介面即可,降低分心判讀的風險。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不僅如此,為了帶給駕駛者更熱血的感受,TTS不同於一般TT採轉速/時速雙環式標準介面,而是採跟R8相仿的中置轉速表單環式跑車介面,再將數字顯示的時速跟檔位、Strat-stop引擎怠速熄火標示整合於內圈,左右兩側則分別為MMI功能操作/設定及旅程電腦資訊,不過按下View鍵切換後仍會回到相同的介面,此時便與一般TT無異。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至於其他專屬於TTS的設計,除了引擎啟閉鍵加入醒目的紅色外圈、三輻式平把方向盤下緣字樣從S-Line改為TTS並且重新包覆外,針對前座兩張一體型跑車座椅,中間Alcantara類麂皮部位也改用菱格紋工法編織,同時還在兩側加入順著座椅造型延伸的類金屬銀色飾板,電動調整則維持雙前座6向設定附電動腰靠。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有點脾氣才有挑戰的樂趣
其實在試駕TTS之前,腦海中不斷回想起上一代車型所留下的印象,好比是動力突然湧現的Turbo Lag現象、過彎極限頗高的四輪傳動循跡性,而到了這一代,動力心臟由原本的EA113改為體質更好的EA888,引擎型式則同樣維持2.0升TFSI直列四缸配上渦輪增壓與缸內直噴技術,經過原廠特別調校後,最大馬力可來到310hp/5,800-6,200rpm,最大扭力亦具備38.7kgm/1,800-5,700rpm的水準,不僅遠高於TT 45 TFSI quattro所設定的230hp/37.7kgm,跟上一代TTS身懷的272hp/6,000rpm、35.7kgm/2,500-5,000rpm相比,帳面數據仍然是高出許多。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只是看到這裡,不禁開始懷疑同等的排氣量卻榨出更高的輸出,是不是也就等於Turbo Lag現象可能相對明顯?抱著先入為主的疑問,坐上車踩下油門,確實Turbo Lag現象依舊存在,不過比起過去由於扭力輸出峰值提前,因此那種突然其來的加速感受也變得比較輕微、容易掌握,不須太過刻意維持轉速,便能迅速進入到動力精華帶。不僅如此,大幅調漲的動力亦反應在加速表現上,根據原廠測試的結果,配上6速S Tronic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的TTS,可在4.6秒完成0-100km/h加速,極速則可衝到250km/h,完全不亞於上一代TT RS的表現。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上到山路,開始試探TTS的操控實力,儘管試駕車款並未選配可降低車身離地高10mm的Audi magnetic ride主動式電磁感應懸吊,因此無法透過Audi drive select可程式車身動態系統來調整避震器阻尼軟硬度,只能改變油門反應、升降檔時機與動力輔助轉向系統的轉向齒比,但由於輪圈從標準18吋升級至20吋,輪胎扁平比也從40降到30,使得路感的回饋更為直接,行駛時很容易感受到來自不平路面的彈跳,雖然舒適性難免犧牲,不過卻也換來更熱血的駕馭快感,特別是在面對彎道時。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仰賴於拉長至2,505mm的軸距,以及減重30kg的輕量化成效,在彎道中駕駛著TTS,車身動態反應明顯變得輕快、均衡,且重心的轉移也比較容易掌控,加上TTS所配置的quattro智慧型恆時四輪傳動系統經過專屬調校,扭力分配以後軸為主,最高分配比例可達100%,因此對於循跡性與轉向靈活度也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不僅過彎極限頗高,比起TT 45 TFSI quattro純粹死咬著路面,TTS反倒允許車尾有些小幅度的滑移,來增添挑戰彎道的樂趣,同時又能在受控範圍內適當修正路線,這一點恐怕不是單純用價差就能彌補,而是印證了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車型 | Audi TTS Coupe |
建議售價 (萬元) | 312 |
車長 (mm) | 4191 |
車寬 (mm) | 1832 |
車高 (mm) | 1343 |
軸距 (mm) | 2505 |
車重 (kg) | 1385 |
行李廂容積 (L) | 305~712 |
動力與底盤 | |
引擎形式 | L4缸內直噴渦輪增壓 |
汽門機構 | 16V DOHC |
燃料形式 | 汽油 |
排氣量 (c.c.) | 1984 |
最大馬力 (hp/rpm) | 310/5800-6200 |
最大扭力 (kgm/rpm) | 38.7/1800-5700 |
驅動方式 | 全時四輪驅動 |
變速箱 | 6速S Tronic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 |
懸吊形式 | 前:輕量化麥花臣 |
後:獨立多連桿 | |
煞車系統 | 四輪碟煞 |
輪胎尺寸 | 245/40 R18 (試駕車升級265/30 ZR20) |
0-100km/h加速 (秒) | 4.6 |
極速 (km/h) | 250 |
平均油耗 (km/L) | 12.1 |
資料整理: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2024年式《Defender 90 D300 X-Dynamic HSE》試駕報導|直六引擎輸出升級有感 配備更有誠意 更適合都會叢林
-
《Skoda Enyaq Coupe RS》試駕報導|聰明的跑旅車!少了點性能味 更多的是舒適與貼心
-
大改款《Skoda Kodiaq》試駕報導|貼心設計 科技配備大幅進化 力保不失台灣最賣七人座休旅車寶座
-
中華車《J Space 5人豪華型》搶先試駕|8AT LV.2 馬力破百!更能滿足家用需求的商用廂車
-
小改款《Toyota Corolla Cross》油電旗艦試駕報導|本質好 舊系統稍加強化就跟得上時代
-
日系小車首選!SUZUKI 新世代ALL NEW SWIFT配備精進大解密
-
新世代《Mercedes-Benz E300 運動版》試駕報導|首搭MBUX 3.0 智能大進化 你的自言自語 它都放在心裡
-
《Mazda3 20S Retro Sports Edition》試駕報導|內外裝質感領先同級 同樣90萬內 何不選日本進口掀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