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就該如此─《Škoda Karoq 1.5 TSI》義大利西西里島試駕,下篇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經過長途的飛行,在《Škoda Taiwan》的邀請下,《國王車訊》來到地中海的義大利西西里島。不過,在這邊迎接我們的,並不是著名的義大利黑手黨,而是陽光、藍天,以及《Škoda》用以鎖定傳統Compact SUV市場,也就是臺灣習慣稱為中型SUV的全新產品──《Karoq》,這款被臺灣消費者暱稱為小棕熊的新世代產品。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經過上篇以Škoda原廠SUV戰略佈局、設計與乘用機能等角度切入分析之後,下篇《國王車訊》將從實際的駕馭感受為出發,進一步介紹Karoq這款在Škoda新世代SUV戰略佈局中,用以在Compact SUV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SUV作品。 Škoda Karoq 1.5 TSI義大利西西里島試駕,上篇

1.5 TSI引擎Škoda品牌首度植入

在Karoq的動力編成上,Škoda以未來在B級距產品,也就是一般市面上所稱C-Segment級距產品的未來動力佈局為Karoq的動力編成基礎。擔任入門動力的,是採直列3缸設定的1.0 TSI引擎,並以取代1.4 TSI引擎的1.5 TSI引擎作為高規汽油車型的動力來源。搭配1.6 TDI與兩款不同輸出的2.0 TDI等3種不同柴油動力,組成Karoq的動力家族。而在試駕現場Škoda也安排1.0 TSI、1.5 TSI兩款前驅汽油動力組合,以及150匹版2.0 TDI與190匹版2.0 TDI兩款柴油四驅動力給與臺灣媒體團試駕。但由於臺灣市場主力銷售車型可能落在搭配7速DSG變速箱的1.5 TSI動力版本,《國王車訊》主要便以1.5 TSI車型為主要的試駕對象。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作為目前Karoq車系的高規汽油動力,同時也有可能是未來臺灣市場Karoq主力販售規格的1.5 TSI引擎,其實是Škoda新一代動力編成中,用以取代1.4 TSI引擎的新世代動力。將排氣量上修之後,能在5,000rpm至6,000rpm間輸出150匹最大馬力、1,500rpm至3,500rpm間釋放250Nm最高扭力的1.5 TSI引擎,可以換來的,是更加平順的動力輸出。這樣的思維,其實接近於Superb車系中,1.4 TSI引擎與1.8 TSI引擎之間的關係,雖然兩者的扭力輸出數值相同,但排氣量上漲之後,整體的加速反應卻更為順暢,進而提升行路質感與乘坐舒適性,對於SUV設定的Karoq而言,其實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除此之外,Škoda品牌首度用於量產市售車上的1.5 TSI引擎,還配備有Active Cylinder Technology (ACT) 主動式汽缸管理系統,也就是俗稱的汽缸暫歇系統。能夠在引擎轉速於1,250rpm至4,000rpm之間,以及速度處於130km/h以下待命啟動。當引擎的扭力輸出介於25Nm至100Nm之間,也就是低負載的巡航狀態之下,便會自動關閉第2與第3缸的點火與供油,讓油耗可以進一步的降低。Škoda原廠數據指出,搭配ACT主動式汽缸管理系統之下,1.5 TSI引擎每百公里可以節省0.5公升的燃油消耗,並可在與7速雙離合器變速箱搭配的1.5 TSI前驅車型上,繳出18.52km/L (5.4L/100km) 的平均油耗。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當然,受惠於目前引擎科技的進步,ACT作動與否,其實只能透過儀錶板內的「雙氣缸」模式提示字樣才會發現當下引擎正處於雙缸模式運轉,完全難以察覺引擎運轉模式的不同。同時,在排氣量微幅提升的幫助之下,1.5 TSI引擎的運轉質感與搭配在Octavia以及Superb車系中的1.4 TSI引擎相比,也有一定的提升,整體的駕馭感受更為細膩、柔順。對於以家庭使用為考量的SUV車款而言,是必須要有的基礎。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MQB模組化平臺建構優異體質

另一個重要角色,則是下盤的MQB模組化平臺。除了Citigo、Fabia以及Rapid等車系,Škoda旗下超過一半的車系產品,包括Octavia、Superb、Kodiaq以及Karoq等,都是以Volkswagen集團所開發的MQB模組化平臺為基礎所開發而成,而這套平臺,也為Audi旗下的A3、Q2與即將發表的大改款Q3所使用。也就是說,Karoq其實與Volkswagen Tiguan以及未來的第2代Q3有共同的基礎。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但是,在成本的考量之下,Karoq的懸吊佈局與Tiguan有所不同,不若Tiguan全面採用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懸吊設計,Karoq僅有在搭載四輪驅動系統的車型,也就是2.0 TDI 4x4車型上,才是使用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懸吊設計,其於前輪驅動版本,則是使用前麥花臣、後拖曳臂的懸吊佈局。不過,這樣的懸吊設計,其實普遍出現在平價Compact級距的車款之中,對於沒有越野需求的前輪驅動車型而言,在考量成本之下,也是合理的選擇。而且,也並不表示後軸懸吊使用拖曳臂設計,就會影響Karoq的表現。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就像是同品牌旗下的Octavia,在1.8 TSI 4x4以上才是使用後多連桿設計,1.0 TSI與1.4 TSI動力都是後軸懸吊都是採用拖曳臂,但是,在一般的用路環境中,兩者之間的駕駛感受其實並沒有顯著的差異,依然保有著換裝MQB模組化平臺之後,令人滿意的感受。而Karoq也保留著這樣的本質,以及Škoda家族一向偏向家庭訴求,向舒適化靠攏的調校設定。但是,與Superb以及Octavia之間的關係相同,Karoq的目標客層還是較偏年輕化,比起Kodiaq,Karoq的設定要更偏向多一些路感回饋一些。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然而,與Volkswagen的Tiguan相比,Karoq的懸吊設定還是更加軟調,而這也是Škoda家族產品在集團中的定位,以及Škoda品牌期望給予產品個性。不過,這不表示Karoq就會失去歐系車的紮實回饋。雖然透過較為舒適化的懸吊設定,盡可能的吸收掉路面的不平跳動,但在帶著速度經過較大的起伏時,車輛卻可以很快的恢復穩定,不會因為舒適化的懸吊設定而帶來幾波餘韻,足見在Karoq的設定上,Škoda其實同時兼顧著舒適度以及歐系車應有的紮實穩定性。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而且,讓整體車重更為輕盈的MQB模組化平臺,加上手感更為親和的方向盤輔助力道設定,也讓身為SUV,有著出色空間機能的Karoq有著靈巧、容易上手的駕駛感受。輕鬆的駕馭感受,加上同時兼顧舒適與穩定性的乘坐質感,其實也正是一般消費者所期待的產品設定,Karoq確實抓住了當前一般消費者的胃口。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產品力到位,車型與價格編成將扮演關鍵

就產品力而言,Karoq依舊保留著Škoda家族一貫的特色,輕鬆好開的個性,搭配出色的空間機能以及舒適的行路質感,建構Karoq的基本個性。而從Škoda Taiwan過去的產品規劃,可以想見的是,Škoda Taiwan應該會盡可能地將捷克原廠願意給予的安全配備引進臺灣,並且將時下當紅的主動式駕駛安全輔助系統列為目標,讓A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Front Assist主動式煞車以及盲點偵測系統等,都能出現在Karoq的配備清單之中。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而就Karoq在車系中的定位而言,1.5 TSI引擎與搭配四輪驅動系統的2.0 TDI引擎,應該是現階段Karoq的導入主力車型,起始售價預估將會落在100萬以上。然而,以Karoq的中型SUV定位,又缺乏如同Kodiaq般的7人座設定,Karoq勢必得面對諸多同級對手的競爭,包括同集團的Volkswagen Tiguan,以及Kia Sportagge、Mazda CX-5、Toyota RAV4等進口車款,甚至是國產的Ford Kuga、Honda CR-V、Hyundai Tucson與Nissan X-Trail等的高階車型,都將是Karoq所需面對的挑戰。

編輯觀點

跟在Kodiaq後現身的Karoq,在臺灣市場其實有著與Kodiaq相近的期待程度,對於喜愛歐系休旅產品,又沒有5+2座需求的買家心中,其實是以一款價格實惠又帶著德系血統的歐系SUV期待Karoq入臺。也就是說,未來Karoq在臺灣市場的表現,其實取決於兩個主要的因素,其中之一是會否有足以令人驚喜的亮點配備,例如:與Octavia、Superb以及Karoq的9氣囊,或者首度將數位儀表、原廠中文化導航引進等話題;另一個就是價格帶能否符合消費者的期待。但其實最核心的,還是價格帶的訂定,是不是在消費者的期待值中。如果,高於市場的期待值,也許將會對Karoq後續的銷售表現造成一定的影響。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圖片來源:King Autos

加入粉絲團 加入好友 追蹤IG

相關新聞推薦

RELATED ARTICLES

品牌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請將圖片拖曳至框線內

回最上層